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貪婪、擁擠與貧富隔離的《極樂世界》:預言150年後的人類未來

WIRED.tw/Harper Chang 2013.07.22 00:00

2154年,貧富極度分化,絕大部分人類生活在瀰漫汙染、饑荒、傳染病的地球;權貴則獨享人造太空站「極樂世界」,那裡有極佳的醫療照護系統、沒有戰爭,宛如烏托邦。極樂世界統治者奉行鐵血政策,嚴禁地球人越界。

未來世界的與預言

這是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最新作品《極樂世界》(Elysium)塑造的情節,在他眼中,這就是未來地球的寫照,而你絕不會希望它成真。

南非出生的鬼才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2009年以「第九禁區」初試啼聲驚豔影壇,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獎項,他不想拍「別人的故事」,婉拒接拍其他導演夢寐以求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並在2010年獲選時代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儘管2154年是任意設定的年份,但尼爾布洛姆坎普認為,當地球走到這一步,人類可能經由基因工程之類的科學技術安然度過,或是步上馬爾薩斯災難,輕則重回黑暗時代,重則走向滅亡,而倖存與否的機率為55波。

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1798年發表著名的《人口論》,他預言未來糧食將供不應求,而僅有事故或衰老等自然原因,以及災難戰爭、道德限制和罪惡(如殺嬰、謀殺、節育和同性戀)能限制人口過度成長

尼爾布洛姆坎普的作品不是為了針砭時事,但他希望利用電影提出自己關心的議題,如貧富差距、移民、醫療和企業貪婪。他說,希望《極樂世界》成為發人深省的夏日「爽片」。

導演的社會關懷啟蒙

尼爾布洛姆坎普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與他的成長背景有關。1979年,尼爾布洛姆坎普出生於奉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母親經營翻譯公司,服務對象為聯合國和非政府組織會議,陶冶出尼爾布洛姆坎普對社會、政治議題的關懷。

他也認為,父親和繼父讓他對各式機械著迷。童年時光他也接觸到第三世界的文化:家中的保姆當時正接受訓練成為草藥師或巫師,還會收集蛇的屍體來研究。

南非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原本受保護的白人社區掀起一連串暴力犯罪。尼爾布洛姆坎普目睹非裔和白人互相殘殺,儘管家人未直接受威脅,母親仍決意舉家移居加拿大。

17歲時,尼爾布洛姆坎普想搬回約翰尼斯堡,母親警覺到兒子的想法,便自作主張,提供他的電腦繪圖給溫哥華電影學院,此舉果然奏效,不但成功留住兒子,也引領他走向視覺特效之路。

「極樂世界」的內涵

部分影評認為,《極樂世界》影射反企業貪婪和社會不平等的占領運動,對尼爾布洛姆坎普來說,實在始料未及。他不認為自己是自由或保守主義者,人們卻仍不斷歸類他和他的作品,但他顯然不在意被貼上政治標籤。

他說:「科幻電影僅是檢視真實生活的濾光鏡。《極樂世界》是關於貧富分化的電影,背景設定在未來150年,那時候的地球可能會與電影場景十分相像:貧困、充斥疾病、人口過盛,資源卻太少。而得以改變生活的技術全部集中在少數人地區,而荷槍實彈的守衛就站在通往這地區的大門,屆時會發生什麼事?」

推薦閱讀:

被關在少年監獄24小時是什麼感覺?加州大學教授親身體驗禁閉、孤寂的衝擊囚室紀實!

暴力犯罪是傳染病?流行病學新論點

漫遊全球世博會遺址,盡覽近代科技人文思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