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旅人誌】微笑吳哥,純真旅行

景點家/景點家 2014.10.01 00:00

文/TRAVELER Luxe Wei

攝影師對於美景的敏感與執著,讓他們總是能找到鮮為人知的祕境風景。想要在偌大的吳哥遺址群中找到最值得探訪的美好,跟著攝影師去旅行,最明智不過。 參加攝影團遊吳哥,最能捕捉到吳哥之美。(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鏡頭下的吳哥祕境

近年來,吳哥的攝影導覽團蔚為流行,其中最受好評的,是一群由熱愛吳哥的專業攝影師所組成的 Angkor WatPhotography Tours,成員來自西方各國,久居當地,對吳哥遺址群的歷史、文化及自然皆有長年的了解及體會。 長住暹粒的攝影師們有許多遊攝吳哥的私房心得。(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Angkor Wat Photogr aphy Tour s 的創辦者是來自德國的Matthias,自小熱愛亞洲文化的他,主修社會人類學、哲學和社會學,同時也擁有二十餘年的攝影經歷。Matthias 在五年前偶然造訪吳哥地區,旋即愛上了此處,決定移居,並揪集了當地一群來自西方國家的專業攝影師,共同創辦了這個導覽團。這群攝影師熟悉各種初級、進階的拍攝技法,多年來與攝影器材一起走遍了這個區域,在當地累積出深厚的觀察及想法,其多元文化背景並提供了不同的切入點,比起來自當地的導遊,更能提供更多的有趣體驗及觀點。 當地最美的風景是高棉人的微笑。(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以攝影的角度切入吳哥之美,就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Matthias 自豪地說。他們知道如何避開人潮,知道怎樣是最好的光線條件,知道什麼時候該去什麼地方,也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境。除此之外,提升拍攝技巧、分享心得、會晤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也是吳哥攝影之行的重點。這群導遊攝影師,希望幫助人們在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吳哥之行中,看見並捕捉最美好的風景,並創造最精彩的回憶。 以吳哥建築的雕像為題,捕捉此地的滄桑感。(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Matthias 規劃了五種主題的攝影團,分別是吳哥寺日出、洞里薩湖浮村、荔枝山祕境、暹粒之夜及私人一日攝影團,採2至6人的小團制。行程有吳哥必遊的人氣景點及攝影師們的私房景點,學習構圖、長時間曝光等技巧,並有水上浮村、市集日常、修道僧侶等當地文化體驗。Matthias 說,其實當地最美的風景,是時時不忘微笑的高棉人,偶爾放下相機與人互動,才能在畫面裡述說深刻人性。 透過攝影師之眼,看見不一樣的吳哥。(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捕捉經典,吳哥遺址祕攝

拂曉的塔廟剪影吳哥寺Angkor Wat(捕捉經典,吳哥遺址祕攝)吳哥寺(Angkor Wat)為吳哥遺址群中最重要的建築。Angkor 意指城、Wat 意為寺,依附著皇宮所在的都城「吳哥大城(AngkorThom)」,是吳哥王朝的國寺,約建於12世紀,由蘇耶跋摩二世所建,供奉印度教神祇毗濕奴,又因寺門朝西,有違入口向東的印度教慣例,亦被認為具陵寢之用。 吳哥寺剪影,是旅者最喜歡拍攝的畫面。(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吳哥寺剪影,是旅者最喜歡拍攝的畫面。(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以青灰砂岩雕砌而成的吳哥寺建築,是印度教宇宙觀的具體呈現──護城河象徵「海洋」,水面上的參道為「彩虹」,盤蜷參道欄杆的七頭蛇神「那迦」連結起人世與神界;進了寺城,三重的列柱迴廊層層圍起幽深凜然的神祕感,並以迴廊壁面為畫卷,精細的淺浮雕述說了創世神話與古戰役,窗框則以姿態曼妙的阿帕薩拉天女(Apsara)為飾;位於中心的寺院以層層平臺的「寺廟山」為基座,托起五座形似山峰的塔廟,象徵世界中心的「須彌山(Mt. Meru)」,為眾神的居所;院中遍植高棉的國樹「棕糖樹」,拔高的球狀樹梢與嶙峋的塔廟相映成趣。 吳哥寺前湖水,完美鏡射寺廟影像。(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以舟代步,訪水上浮村

Floating Villages at Tonlé Sap

柬埔寨地圖上的主要地標──洞里薩湖(Tonlé Sap Lake),又稱金邊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在古老傳說中,洞里薩湖住著七頭蛇神那迦(Naga),蛇神的女兒將與一位印度王子結為連理,出嫁前夕,那迦張嘴吸乾大片湖水,變出廣大的肥沃土地作為女兒的嫁妝,印度王子後來在這片土地上開創了高棉王國。洞里薩湖的豐富資源孕育了高棉文化,可說是高棉人的生命之湖,其重要性自吳哥遺跡的「捕魚」浮雕可見一斑。至今洞里薩湖仍保留了拜月節競舟的傳統,歡慶捕魚季的開始,勝者可為村莊帶來大豐收。 洞里薩湖的水上浮村奇景,村落點綴在水天一色裡,十分美麗。(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洞里薩湖的支流於首都金邊與湄公河合流,是湄公河的天然水庫。湖水面積隨著季節不同而差異甚大,雨季(6至10月)水位上升,面積和水深可達一萬平方公里及14公尺,亦是湄公河水倒灌所致,為魚群繁衍的季節,禁止捕魚;旱季(11至5月)水位下降,面積和水深減至三千平方公里及2公尺。洞里薩湖的生態系統豐富多樣,超過300種的生物和100種以上的水鳥在此定居,周邊約有三百萬的居民,多以捕魚維生,除了販魚亦可製作柬埔寨著名的發酵魚醬 prahok,魚頭曬乾後還可作為肥料。為方便捕魚,漁民鄰水而居,沿湖搭建起浮屋及高腳屋聚落,形成當地特殊的人文景觀──水上浮村(FloatingVillage)。洞里薩湖有數座浮村,以 Chong Khneas、KampongPhluk、Kampong Khleang 這三座浮村較為人所知。 高腳屋式浮村,居民只在雨季水面上升時居住於此。(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在船塢租船遊湖。(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小小艄公為遊洞里薩湖的旅人搖槳導覽。(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最有名的浮村是「Chong Khneas」,距離柬埔寨只有15公里。越戰時期,一群越南難民自水路來到洞里薩湖,以船為屋,在異鄉開始新生活。柬埔寨政府讓這群越南人居留,但他們無法獲得身分,亦不能上陸,因此 Chong Khneas 又有「越南浮村」之稱。Chong Khneas 的生活機能相當齊備,除了民居的船屋、水上棚屋,還設有市集、教堂、醫院、學校、警察局、雜貨店、養魚場,構成一個繁榮的水上市鎮,甚至還見得到浮在水上的豬圈,可謂奇景。 划船駕舟是當地人自幼的必備技能。(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遊 Chong Khneas,自暹粒搭車至洞里薩湖,在船塢買張船票即可出航。小舟駛出湖岸不久,即見在水上悠悠蕩蕩的浮屋聚落。浮村裡的水道交通相當繁忙,大小遊船交錯,一戶戶浮屋前是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浮屋十分簡陋,大多以草木或鐵皮拼湊而成,門口泊著小船,隨意掛著魚網和衣服。浮屋空間不大,私物極少,屋內幾乎是空洞洞的,一目瞭然,浮屋住民就在其間起居生活──一戶人家正悠哉地吃午飯,各色遊船從門前經過,卻毫不在意;一戶人家倚在門邊曬太陽,和過路的雜貨商船愉快談笑;孩子們自窗邊探出頭來,向來往遊人露出一派天真的靦腆笑容;市集裡以舟為攤,船上擺著各色的蔬果河鮮及雜貨,水道間是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年幼孩童乘著大鋁盆在遊船之間遊逛,索要零食錢幣。浮村人家的生活並不寬裕,臉上卻都不約而同掛著樂天知命的笑容,水間步調極其從容,時光彷彿靜止一般。 浮村生活步調悠緩,水波蕩漾著一日時光。(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傳統工藝的當代色彩

Th eam's House

遠離人車喧鬧的市中心,來到一所清幽的小宅院,悉心修剪過的植栽交疊出一牆濃淡錯落的綠,團團簇擁著一戶朱紅木門。踏入木門,小小庭園在眼前鋪開一方靜謐天地,一株氣根虯結的榕樹有如影壁佔據庭中,木板排列出供人行走休憩的平臺,素雅的花盆、佛像、香鼎像是被隨意放置,點綴出生活的情致盎然,令人聯想到陶淵明的結籬居。一棟二層的高棉木屋隱在綠意深處,這裡是 Theam's House,由藝術家 LimMuy Theam 一手打造,色彩繽紛的大象和壁虎雕飾排列在空間中,勾畫出 Theam 的高棉傳統工藝復興之夢。

法籍藝術家Theam回歸故鄉,復興傳統工藝,為高棉尋回失落已久的繽紛色彩。(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Theam的個人創作,以藝術思索文化之根。(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柬埔寨出身的 Theam,幼時為避戰禍隨家人移居法國。在藝術創作找到熱情的他,進入競爭激烈的藝術名校 Écoledes Beaux-Arts de Paris 取得學位後,1994年回到家鄉尋根。此後的十餘年間,Theam 以藝術指導的身分加入當地 NGO 的「Artisans d'Angkor」柬埔寨藝術與工藝復興計畫,並設立鄉間工藝學校,自當地貧困家庭招募年輕學徒,看準觀光開放為柬埔寨人民帶來的希望曙光,Theam 希望傳統工藝成為柬埔寨新世代的傍身技藝,以改善當地的貧困生活。 以藝術反思歷史,療癒慘痛的歷史創痕。(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2011年2月,Theam 成立了複合空間 Theam's House,做為小作坊、工作室、工藝品展售及住宅之用,旨在「復興柬埔寨失落的色彩」。試圖找尋文化斷片的 Theam 在走訪各地後,發現連年烽火讓柬埔寨受創至深,人民因恐懼表達,終至失去了表達的能力。 當代色彩結合傳統工藝品,彩色大象隱喻柬埔寨的當代面貌。(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Theam 認為,高棉的傳統工藝根源於信仰與文化,因此工藝復興對於國家至關重要,以藝術呈現高棉的當代面貌,並為人民描繪未來的藍圖,重建柬埔寨人的國家認同與信仰。可以說,這個國家曾有過的繽紛風貌,就是療癒傷痕的立基。

更多微笑吳哥,純真旅行都在十月旅人誌

http://www.mook.com.tw/books.php?op=traveler_luxe_list&travelerpageid=2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