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邁向超高齡社會 要活得老,更要活得好!

華人健康網/健檢事業/王欽堂董事長 2015.12.02 00:00

台灣的老化速度在全球始終名列前茅,1993年之後更是迅速增長。這意謂著科技和醫學的進步,會使得一般人壽命更加延長,但也代表勞動人口減少,將使得生產力下降,但長壽和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並非一定相等,因此晚年是否真能「好活」?答案大家應該可想而知。

王欽堂董事長(右)在新書發表會中,呼籲國人應重視高齡社會老年照護問題。(圖片提供/王欽堂)

近幾年來,台灣的老化速度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自1993年的統計數據,老年人口便占總人口的7.02%,之後更是迅速增長,2000年達8.5%,2010年攀升至10.7%,平均10個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行政院經建會根據此數據估算,台灣在2017年將進入「高齡社會」,並且不到10年就會迅速跳級至「超高齡社會」,到了那時,每5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

這不僅意謂著勞動人口減少,使得生產力下降,而科技和醫學的進步,也會使一般人壽命更加延長,但長壽和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並非一定能畫上等號,因此現代人的晚年,是否真能「好活」?答案大家應該可想而知。

國人壽命愈長,國家醫療支出就愈高

國家之所以會邁入高齡社會,當然和適婚男女「不婚、不生」脫不了關係。在早期時代,大家都說「多子多孫多福氣」,但到了現代,卻變成了「少生少子少負擔」,普遍認為要養育小孩,在經濟上是很沉重的負荷,一般單薪家庭的薪水,幾乎很難維持一家人的開銷;而夫妻都在工作的雙薪家庭,孩童的照顧又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在無法兼顧工作和生兒育女,必須面臨二選一的抉擇之下,讓許多年輕夫妻決定以經濟為重,若生育力只能仰賴少數人來承擔,又怎麼可能會有起色?

而國人平均壽命愈長,在國家的醫療保健支出上就愈高,台灣目前一名老人一年所耗費的健保費用,平均約為73,000元,比起一般人要多出5萬元。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台灣近九成的老人,至少都患有一種慢性疾病,五成以上則罹患三種以上的慢性疾病。因此這些占全國人口一成的老年人口,若每個人一年平均就診30次,每年就會用掉三分之一的健保資源。

同時,隨著人口迅速老化,使得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人口也跟著激增,在2008年台灣失能與失智人數約40萬,估計到了2028年將成長至一倍以上,達到81萬人。

在2006年就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可做為我們的借鏡。日本由於老年醫療照護費用不斷增加,以及得支付龐大的退休年金,2010年時,日本國債已累計達台幣約300兆元,這等於是台灣20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的驚人天文數字,成為令日本政府傷透腦筋的財務黑洞,相信台灣政府也即將面對同樣的難題。

要活得老,更要活得好!

不過畢竟少子化對國家體系與制度的衝擊,並非個人能力所能改變,如果撇開老年對社會貢獻的價值觀不談,以個人而言,若是有足夠照顧自己的行動和經濟能力,邁向高齡或許也沒有想像中可怕,令人憂心的另一個問題是,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和「健康壽命」有愈來愈大的差距。

所謂的「健康壽命」,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平均餘命為基礎,扣除因不健康狀態損失之年數調整後的平均餘命。以我國國人平均壽命來看,目前男性平均壽命為77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3歲。在2013「婦女與健康國際研討會」的發表顯示,男性的健康壽命比平均壽命要短6.3歲,女性的差距則是7.6歲,這表示女性的平均壽命雖然較男性長,但生命末期卻比較不健康。這也顯示女性在晚年時期,因為失能、疾病而需要被照顧的年數也可能更長。

如果人生後半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躺在病床上度過,那有何生活品質可言?不僅自身痛苦,對於付出心力照顧病患的家屬而言,也會是莫大的辛苦與拖累,因此這又回歸到了儲蓄健康基金的重要性。

回歸原始生活,是健康基金的最佳儲蓄方法

老化是身體再自然不過的現象,各個器官也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但即使同樣的年齡,每個人的生理狀態還是有所不同,主要差別通常就在於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差異。例如天天熬夜和每天都固定晚上11點就上床睡覺的人,光是從外表的氣色和精神,就能看出很大的差別。睡眠不足的人通常工作表現也容易不佳。

我相信人體的生理運作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像是我們每天要有八個小時的充足睡眠、要定時吃三餐,如果沒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上帝造人的誤差。科學研究也證明了,長時間的睡眠,能修補細胞的破壞,所以像是阿茲海默症、癌症也都跟睡眠品質有關,如果不睡或睡不好,怎麼能健康?若不希望年老時只能抱著藥罐子當飯吃,要找回健康真的很簡單,只要能回歸到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一日三餐、吃當季的食物,「順天養性」,便不會百病叢生。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4/3024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