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愈補愈大洞!進補上火流鼻血又頭痛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4.11.27 00:00

冬天是進補的黃金季節,但是,小心補錯容易上火,愈補愈大洞!尤其冬天天氣乾燥,更加使得「火上加油」!中醫認為,上火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一旦上火,可能出現口乾舌燥、喉嚨痛、口臭、口乾舌燥、嘴破、牙齦紅腫、眼睛乾澀、流鼻血、頭痛、痔瘡、便祕、失眠等症狀。

中醫認為,上火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

中醫角度來看,冬天進補以溫補為主,且須視個人體質調整食補內容與頻率。以往農業社會,因為物質缺乏、生活環境較差、營養不足,以致陽虛體質的人較多,而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飲食不均衡,以致陰虛火旺體質的人較多,進補過度反而會越補越上火。

進補過頭太燥熱,身體陰陽失衡引起上火

什麼是「上火」?中醫師羅珮琳表示,中醫所說的「火」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維持生理機能的正常之火,即位於腎臟的「元陽」,是平衡陰陽的重要因素,此火不能缺少也不能過剩;還有一種上火是因為飲食不正常所造成的火,例如進補過頭太燥熱,會使身體陰陽失衡,也會引起上火。

上火、發燒其實是中醫裡常見的兩個病症,而金匱要略當中則有提到「熱傷陽絡則衂血,熱傷陰絡則便血」, 舉例來說,流鼻血即為衂血,也屬於上火的一種症狀。北京知名中醫師武國忠在《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一書中,特別提出了16種常見上火發熱症狀。

【常見16種上火發熱症狀】:

上火發熱、吃不下、睡不好,如咽喉腫痛、食慾不振、眼睛乾澀、口臭、口乾、口苦、便祕、心煩、失眠等,更是火上澆油,煩上加煩。此時就需要及時找到病灶,治標的同時不要忘記治本,哪裡不舒服就要及時清除哪裡的病灶煩惱,飲食與生活調理,掃除上火發熱病症。

為胃火。胃腸道癥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祕等。

所謂上火,那一把火存在體內何處?中醫師羅珮琳表示,人體內有四把火:

【人體內有四把火】:

★第一把火:胃火

對於嗜酒、嗜 食辛辣、過度攝取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所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胃腸道癥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祕、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太過燥熱、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的不足。

★第二把火:肝火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愛吃辛辣、海鮮、過酸、煎炸食品,會使肝火火上澆油。表現癥狀包括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穩、舌苔增厚等。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於清火,例如肝太熱者,可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飲服。

★第三把火:心火

心火旺是一種心理表現。心火旺分虛實,虛火主要表現有心煩、口幹、盜汗、睡眠不安等,口渴;實火旺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口幹、尿黃、心煩易怒等。心火的預防辦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態,寒溫適度,多食 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禁酒與多運動。

★第四把火:肺火

冬季寒冷,活動少、飲食所含熱量偏高,體內容易積熱,所以有肺火顯盛的現象。表現癥狀包括咳嗽、胸痛、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鼻乾燥、潮熱盜汗、失眠、舌紅。中醫認為肺主皮毛,不妨適當吃一點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蔔、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楊桃、枇杷,同時多飲水。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2198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