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書煒教婆媽選豬肉 水珠血塊大NG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4.08.29 00:00

中秋節腳步接近,許多婆婆媽媽們開始準備一些應景烤肉食材,其中「豬肉」扮演很重要角色。健康節目主持人林書煒在《婆婆媽媽最想知道的健康大小事》新書中建議,不僅要避免肉品反覆解凍,影響肉質新鮮,更要慎選肉品部位,避免油脂過高,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出現,以及應選購有CAS認證的肉品,才能吃得安心,

康節目主持人林書煒(如圖)提醒婆婆媽媽們選購豬肉要注意衛生安全。(圖片提供/台視文化出版社)

健康節目主持人林書煒指出,許多婆婆媽媽喜歡到傳統市場選購現宰的溫體豬肉,原因在於當天早上現殺的豬,讓人感覺比較新鮮味美。但事實上,若是早上9點或10點,才到傳統市場購買肉品,保守估計從豬隻或雞隻死亡到販售,等於在室溫下至少擺放長達8小時以上,易孳生病菌。

降低細菌汙染風險 選購CAS認證豬肉

如果屠宰場或傳統攤商的環境衛生不佳,一旦肉品遭到細菌汙染後,恐以倍數繁殖成長,不僅會降低肉品新鮮度,更可能吃下問題豬肉;相反,電宰豬肉過程比較安全衛生,而且宰殺後直接以急速冷凍、低溫保存、再分類等方式處理,然後配送到超市等通路,才是肉品安全的保障。

建議到超市等賣場選購有CAS認證的肉品,才能吃得安心。如果還是習慣到傳統市場購買溫體豬肉或雞肉,應盡量提早到早上7點或8點前往挑選,以降低肉品腐壞的風險。

肉眼觀察,正常肉品的紅色瘦肉,及白色油花分布都比較均勻。

豬肉有無異味 顏色過紅要小心

林書煒指強調,除了CAS認證標誌外,分辨肉品好壞的小撇步包括:用嗅覺判斷肉品有無異味,用眼睛觀察肉品顏色是否過紅且有血塊。正常肉品的紅色瘦肉及白色油花分布都比較均勻,而且瘦肉與肥油相連處,沒有黑色的血塊或瘀血。

若要判斷豬隻在屠宰前有無灌水,或豬肉有無浸泡磷酸鹽來保濕,可以觀察一下豬肉解凍後的狀況。如果豬肉上有水珠,可能要適度懷疑有灌水或泡過磷酸鹽。另外,肉品入滾水後,若冒出大量油泡,甚至是碎屑,代表肉品不新鮮,應避免食用。

豬肉內臟膽固醇高 少吃為妙

豬內臟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比瘦肉高,多吃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豬肺、豬頭皮、豬肝、豬腰,最好少吃為妙。不過,豬血卻可偶一為之,因為含有維生素B群、鈣及鐵質。女性生理期會流失大量鐵質,可適量吃豬血,補充鐵質。但豬血的膽固醇含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仍應避免。

【書煒健康小提醒】:

肉品退冰後,切勿再次冷凍。因為肉品含水量高,反覆解凍,易破壞肉品組織及蛋白質,不僅難保持新鮮度,也會影響口感。記住,採買回家後,最好先按每餐所需分量分裝在玻璃保鮮盒內,再放入冷凍庫,才是保持豬肉品質與衛生的重要關鍵。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1999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