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腸癌來找碴!各期治療不馬虎

華人健康網/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 2014.07.29 00:00

藝人豬哥亮不久前傳出罹患大腸癌的消息,讓許多民眾開始關注自身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自2006年起,罹患大腸癌新發生人數已連續6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第一名。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是所有消化道癌症最好的一種,只要早期診斷透過手術切除病灶,再透過適當化療,將有助於提高患者存活率。

現在大腸癌的化療用藥已發展出口服劑型,其優點是患者不必定期回醫院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施打化療藥劑,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每天在家服用即可,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姜正愷醫師表示,國健署100年的統計發現,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3位,平均每37.3分鐘就增加1名大腸直腸癌病例。由於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有許多患者是拖到大腸瘜肉長大成腫瘤,導致排便習慣改變、身體不適才勉強就醫。

初期排便習慣改變 易誤認為痔瘡

當大腸腫瘤的位置生長於左側大腸或直腸時,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大便習慣改變、腹部疼痛,或在排便時發現有暗紅色的血便,如果腫瘤長在右側升結腸和盲腸時,患者往往會拖延就醫,直到發生腹脹、腹痛、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就醫才被診斷出來,當您感覺已出現以上情況時,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協助。

姜正愷醫師提醒,大腸癌好發於60~7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也有少數年輕患者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主要致病原因與先天遺傳和後天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有關。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如果平常不喜歡吃蔬菜水果,長期缺乏纖維素的情況下,卻又大量攝取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或是抽菸、喝酒,就可能成為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多吃新鮮的蔬果和水果,減少食用紅肉、加工食品、高脂肪、高熱量或過度燒烤的食物,是預防大腸癌最理想的飲食方式。

在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目前國健署提供50~75歲的民眾,每2年接受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發現有潛血反應,就會進一步轉介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或是大腸鋇劑攝影,如果在檢查時發現大腸出現瘜肉,就可以當場切除化驗。

第2期大腸癌患者 高危險群需化療

姜正愷醫師表示,目前大腸癌的診斷標準是依據腫瘤侵犯深度、是否轉移至淋巴結,以及是否出現遠端轉移來辦別,大致分為4期。腫瘤尚未侵犯到淋巴結之前屬於第1或第2期,若侵犯到淋巴結則屬第3期;若已出現遠端轉移則屬於第4期。被診斷為第1期的大腸癌患者僅需透過手術切除病灶,術後配合醫師定期回診追蹤觀察即可,不需要接受化學治療。

要注意的是,如果確診為第2期的大腸癌患者,除了要手術切除病灶之外,對某些有高危險因子的病患,還需要進一步接受化學治療。萬一病理報告檢驗出大腸的腫瘤屬於分化較差的細胞,或已侵犯到腫瘤周邊的淋巴管與血管或神經,另外臨床上腫瘤有阻塞或破裂,以及病灶侵犯周圍組織,在經由手術後切除病灶之後,最好搭配化學治療,才能達到較理想的預後治療效果。

化療口服用藥 提高生活品質

姜正愷醫師說明,目前大腸癌患者確定診斷之後的平均存活年限,大約有50~60%可存活5年。現在大腸癌的化療用藥已發展出口服劑型,較常見的健保給付的口服5-FU有UFUR-友復膠囊、UFT-優富多膠囊、Tegafur(富多拉富)等3種,以及傳統透過點滴注射的5-FU。口服藥物的優點是患者不必定期回醫院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施打化療藥劑,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每天在家服用即可,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姜正愷醫師表示,在維持健康飲食、運動習慣之餘,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患者要提早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和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目前已有研究顯示,使用口服5-FU的效果與傳統針劑5-FU的療效相當,如果患者選擇口服藥物,通常整個療程大約需要持續6個月至1年,每天早晚服用即可,在患者服用化療藥物期間,醫師會請病人定期回診,並視情況調整患者用藥,雖然會出現口腔黏膜潰瘍、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只要能夠完成這段療程,就可以提高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目前也有少數患者需要持續服藥2年,但都需要請專業醫師評估之後,再討論出最適宜患者的治療方式。

「多吃新鮮的蔬果和水果,減少食用紅肉、加工食品、高脂肪、高熱量或過度燒烤的食物,是預防大腸癌最理想的飲食方式」,姜正愷醫師建議,在維持健康飲食習慣之餘,也要注意減少攝取化學添加劑,並保持每個星期至少有3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最重要的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患者要提早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和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1958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