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譚慎格示警 馬欲與中國簽和平協議

自由時報/ 2014.09.14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曹伯晏、施曉光/台北報導〕前美國國務院資深外交官譚慎格昨示警,馬英九政府一向的策略,是以兩岸經濟合作的加溫,迫使兩岸政治談判水到渠成;他強調,在中國決心併吞台灣的情況下,馬政府已透過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使台灣經濟與中國整合,不論人民是否支持,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年、甚至更快,一定會尋求與中國簽訂和平協議。

對於譚慎格的說法,總統府昨天不做回應。

譚慎格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維基解密曾揭露,馬英九的「親近政治夥伴」蕭萬長於二○○九年六月擔任副總統職務時,曾告訴美國駐台代表,兩岸間與政治高度相關的政治談判在台灣「非常有爭議性」,但經過四年在經濟上的合作後,應可望達成。

台灣海峽恐成中國內陸水道

根據上述揭露及其他資料,譚慎格指出,馬英九與他的前任者不同,他從未排除和平協議的簽署可能,只要機會來臨,馬英九便會走向「兩岸政治協商」,兩岸經濟整合將使政治談判的阻礙「最小化」。

譚慎格說,台灣在二○一六年前,沒有任何可改變親中路線的全國性選舉,若所謂「和平協議」真的簽署,台灣與中國可能成為「海上軸心」,台灣海峽則可能變成中國的「內陸水道」,很快東亞沿海各國,都將面臨中國在他們海上空間展現優勢。

美再平衡政策欠缺台灣安排

對於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可能成效,譚慎格則感到憂心。他說,中國成長太快,今年中國經物價調整後的GDP,在總量上已近乎與美國相同;中國有能力延宕美國對台軍售,也透過權力集中及動員,將強大政治權力轉為軍事力量,美國對此卻沒有頭緒。

譚慎格批,美國再平衡政策欠缺對台灣的安排,使得對中戰略上出現大缺口,而這種戰略真空必會被中國填滿。他表示,在冷戰的「圍堵政策」中,台灣曾是整個戰略的中心;他直言,依現階段的政策安排,不知道再平衡策略如何能成功,而中國正試圖將台灣、甚至整個東亞納入其安全性質的勢力範圍。

台灣人民可以自行定義角色

不過,譚慎格強調,今年三月學運的發生,凸顯台灣民眾在其中的角色,對政治、經濟、人權等議題有行動力的學生證明了,台灣人民在面臨巨大政經壓力下,仍能表達一個自己想要的未來;他表示,或許美國的再平衡戰略中沒有安排台灣的角色,但台灣人民可以、也應該自行定義該角色的樣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