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核四封存?二號機恐是另個大錢坑

自由時報/ 2014.04.27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林詩萍/台北報導〕回應林義雄反核四禁食,馬政府想出了讓核四廠先完工、但不運轉的方式,外界用「封存」形容,甚至是馬英九「讓步」、立場「鬆動」,其實大錯特錯。「封存」不但讓核四廠沒有停建,反而獲得理由續建,還要再追加四百億經費,成為不折不扣的「錢坑」!

因為,核四廠還有二號機,它不但是一號機的「備品」,目前幾乎已經不可能運轉,馬政府的「完工」說,就是要讓二號機「起死回生」,還要繼續編列更高昂經費「續建」到它完工。

正在安檢、即將面臨燃料裝填的是核四廠一號機,儀控系統的控制卡片年限已近,十五年生命週期只剩下兩年,「運轉」開始,就是「停機」時辰。

二號機的問題在於核四計劃建廠時就沒有購買備品,一號機在測試過程壞掉的設備,就取用二號機的設備。台電資料顯示,光二號機拆給一號機使用的零組件品項就達一百九十七項,其中包括螺栓、電路板、閥內原件、分析盤、流量計等。

台電今年一月份出爐的「龍門計劃第一、二號機儀控數位、控制系統整合施工後測試技術研習」報告也明白提出質疑:「當初合約簽定就是買一、二號機的設備,為何現在為讓一號機商轉,而讓二號機的設備當作一號機的備品,而二號機還要再另外花費買設備呢?…似乎本末倒置。」

更慘的是,核四廠很多設備都已老舊、甚至停產,二號機如果真要完工,除原子爐外,太多地方都要打掉重做。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李綺思坦言,核四許多備品已達需更換的生命週期,如果備品換不成,就無法運轉。

台電表示,核四廠硬體設備確實有些零件停產,但數量不算多,且已推出新一代替代品,相容性沒問題。未來會把二號機的零組件補齊,不會有二號機被掏空的情況發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