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星期專訪》吳介民︰24天佔領 改變台灣政治面貌

自由時報/ 2014.04.14 00:00
記者鄒景雯/專訪

三月十八日開展的太陽花學運,在四月十日於立法院光榮退場後,留給台灣的鉅變震撼,仍在餘波盪漾。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分析,長達二十四天的佔領行動,改變了台灣的政治面貌,打亂了國共合作的進程,迫使美中強權表態。造成這場抵抗運動的真正源頭是北京政權,要從「中南海內部找原因」,它的擴張慾望,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馬在政治上形同死亡

問:你怎麼看待佔領行動之後的國內政局變化?

吳介民:目前為止,馬英九輸得難看,美、中都與馬保持「安全距離」;佔領運動震撼了世界,學生退場後將進入草根組織串聯;在行政院的國家暴力鎮壓,政府責任要追究到底。就國民黨內部而言,王金平獲得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主導權,他還譏諷馬沒有「氣度」。王金平的動作,不只是馬王間的權位之爭,也牽動國民黨是否持續分裂;馬立即對王的黨籍官司上訴,又對北京喊話有意進行「政治談判」,馬在政治上形同死亡(politically defunct),仍孤注一擲。過去六年,國共架構下的兩岸協商,民進黨沒有角色,但這波運動,啟動了監督協議立法以及未來的服貿實質審查,讓民進黨取得施力點,在此態勢下,王金平所掌握的國民黨立委,變成「關鍵少數」,未來,如果民進黨聯手「王派立委」,對抗「馬意立委」,立法院才叫國會。

其次,王金平為何出手?郭台銘扮演什麼角色?是個有趣的議題。

王為何出手,解釋分歧。第一條線索是王與郭台銘的關係。郭在王發表聲明前後表態,是否先跟北京打了照面,買了保險?幾年前富士康跟中資比亞迪的專利權官司嘗到苦頭,未獲中國政府「特殊照顧」,因此郭的意圖耐人尋味,郭只是北京的傳信人?或藉著挺王,累積他跟北京討價還價的本錢?

第二,王由地方派系起家,特色是「廣結善緣」,包括與連戰的關係,與北京的關係。而連家(包括連勝文、還有圍繞在連家的「跨海峽政商集團」)是國共自二○○五年合作以來最大的獲益者,這個集團跟北京的親近性,不容小覷。

台灣將如何記憶王金平?

第三,王金平有無爭逐二○一六總統大位的企圖心?王與民進黨黨鞭柯建銘的合縱連橫,牽動國民黨內的派系生態,以及國民兩黨的競爭關係。

換言之,王金平是否擺盪在「政治傀儡」與「野心家」之間?

不論王金平只是國民黨內的「反馬派」,或有意爭取競選總統的資格(candidacy),不管這個資格是他自己爭取來的,還是北京授予的,他都將在未來兩年牽動台灣政黨政治的動向。「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七個草案都付委了,民間版主要條文能否入法,需要持續關注、施壓。王金平四月六日的聲明:「國家的發展與穩定,取決於執政黨的氣度、在野黨的智慧及國人的支持。」那是一篇精心撰寫的文件,既「四平八穩」又暗示他自己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氣度」這個詞,暗諷馬英九狹隘專斷。但「氣度論」是雙面刃,也可以用來檢驗他自己。

七十幾歲的王金平,如何思考自己在台灣政治史上的評價和遺產(legacy)?馬英九的歷史定位,他父親的「化獨漸統」預示了他「北京代理人」的身分。連戰家族的歷史定位,連橫在日殖下提出「鴉片有益」的買辦論時已埋下伏筆。

那麼,王金平呢?他會信守承諾嗎?他能否領會佔領運動的歷史意義?人在政治危機中的角色選擇,取決於「精神高度」與「抗壓能力」。王金平要台灣人民以何種方式記憶他?王金平的「政治墓誌銘」會刻上哪些字句?是「幫中國政權解消台灣反抗運動的政客」,還是「為台灣民主防衛做出貢獻的國會議長」?

拖延國共分贓進程

問:佔領運動顯然已在兩岸關係產生了影響,你的觀察如何?

吳:馬英九以九%民意綁架了國家。所幸佔領運動拖延了國共密室分贓的進程,揭露國共架構排除「人民參與」的本質,也暫時擋住了特權集團的進擊。馬為何堅不退讓?因為反服貿運動掐住了國共核心利益的咽喉,「服貿」一旦過關,兩岸壟斷資本從事跨海峽擴張,會更加肆無忌憚。但是,馬的急躁把事情搞砸了,反而讓北京「以經濟兼併台灣」的策略攤在陽光下,也讓全世界聽見台灣的反抗聲浪。

國共兩黨,本質上是「利益共同體」,包括經濟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意識形態利益(大中華國族主義)。江宜樺說:「民間版形同兩國論入法」。北京說:「民進黨將『一邊一國』塞入法條,是不得人心的。」國共一搭一唱,隔海雙簧,共同打壓台灣主體性。北京還說:「二○○八年以來,兩岸關係擺脫台獨勢力製造的緊張動盪,開創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兩岸民眾共享六十年來從未有過的和平紅利。」「紅利」在哪裡?被哪些集團私吞了?

從「中南海內部找原因」

至於,北京是否已經搞清楚這場運動的前因後果?宮廷出身的統治者,很難搞懂庶民反抗。這場佔領運動,對中國政府可說是「震撼教育」,揭示所謂「認同政治」不只是民意調查數據,不是收買一群政客和資本家,捧著人民幣來「全省走透透」,就可以擺平台灣社會多年來建立的主體認同。更何況,這次運動的主力是學生,大學生和高中生,女性佔了大半,以及剛進入職場的青年。我們見證的是一場激進、憤怒、具有政治高度的青年運動。

北京對台指導方針是「以商業模式操作統戰」、「培養在台代理人」。國台辦說服貿爭議要在「台灣內部找原因」,但事實上,造成這場抵抗運動的真正源頭是北京政權,要從「中南海內部找原因」。它的擴張慾望,給自己帶來麻煩。過去幾年,台灣政客與幫閒文人,爭著當「北京代理人」;太陽花運動是照妖鏡,大家要記住那些名字。

問:美國在這場運動中數度發言表態,你認為代表什麼意義?

吳:我的看法是,美國國務院在第一時間說:「服貿」由台灣自行決定,並且聲明歡迎台灣加入TPP談判,作用是抵銷、中和(neutralize)北京對台灣的壓力。華府的發言與運作,讓北京保持謹慎。四月三日,佔領運動進入第三週之際,美國助理國務卿羅素在參議院作證說:「強化我們與台灣的關係以及我們與台灣人民的長期友誼,仍然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戰略再平衡的一個關鍵要素。」同時,他也警告北京:不要誤讀「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這個事件,對其亞洲鄰國採取類似的行動;中國不應懷疑美國對其盟友的防衛承諾。羅素藉中菲間南海領土爭議說事,不直接挑明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宣稱。

小國的「平衡遊戲」

在這波運動中,美國釋放支持台灣自主解決服貿爭議、不受北京恐嚇的信號,是相當清楚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在二○○八年、二○一二年兩次總統選舉,美中「聯手」支持國民黨。台灣是在強權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必須懂得善用「權力平衡」的縫隙,但操作這樣的「平衡遊戲」要非常小心。四月四日,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向美方表態「支持自由貿易、市場開放,並非全面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立刻在台灣引起反自由貿易陣營的批評。「自由貿易」霸權一直是台灣的主流經濟意識形態,台灣的「經濟自由度」排名世界前茅,比日本、韓國還高。美國壓迫台灣開放市場,是履行其對台之「防衛承諾」的代價,公眾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經濟與政治是分不開的;我們願意為民主生活與國家生存付出什麼代價?因此,若「服貿協議」實質審查完畢後,以及將來可能簽訂的TPP,付諸公民投票,由人民自主決定,可能是最佳方案。當然前提是先解除鳥籠公投。

太陽花運動召喚了令人驚歎、謙虛的力量。長達二十四天的佔領行動,改變了台灣的政治面貌,打亂了國共合作的進程,迫使美中強權表態。我們仍處在餘震之中,其深刻的歷史意義,或許如黑格爾所言,智慧女神之梟在暮色籠罩時才振翅翱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