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郝龍斌主張放寬處理阿扁保外就醫案,頓時成為藍軍的孤鳥,眾人急於避之。然而,放眼藍軍具接班潛力的郝龍斌、朱立倫、吳敦義,如何面對敏感又棘手的阿扁議題?如何化解台灣藍綠之間嚴重的惡鬥?各自反映了三人的政治性格及權力格局。
阿扁能否保外就醫,與化解藍綠惡鬥之間的關聯,當然有爭議性。不過,郝龍斌講到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那就是台灣的藍綠惡鬥,已經嚴重到足以阻礙台灣的進步。
馬英九上任四年多以來,藍綠惡鬥變本加厲,馬也完全沒有總統應該有的權力高度。直到今天,馬英九團隊還是整天忙於藍綠口水戰,不時搬出阿扁進行政治消費;尤其,施政差、民調低的馬總統,必須依靠挑動藍綠對立的情緒,藉以挾持藍軍,進行政治權力的自我鞏固。可以預見,馬英九卸任之前,難以期待藍綠惡鬥有任何的進展。
不管動機為何,郝龍斌的主張,算是藍營向綠營主動釋出善意,嘗試化解藍綠惡鬥僵局的第一人、第一步。郝的舉動被藍軍嗤之以鼻,原因在於他挑戰了藍營這些年來被刻意操作的「非藍即綠」意識形態,更凸顯了馬英九無心化解藍綠矛盾的難堪,未來的政治壓力沉重。
身為馬副手的吳敦義,立場上早已與善於操作利用藍綠矛盾的馬團隊,完全走在一起。總統大選前,吳呼應馬團隊的策略,加碼批鬥扁朝貪腐,以各種政治語言添加藍綠惡鬥的政治口水;尤其,吳敦義做為馬的副手,更無空間擺脫馬團隊藍綠二分法的政治邏輯,未來想要展現更高的權力格局,令人質疑可能性不高 。
至於被視為深具未來性的朱立倫,從政之路較少強烈激化藍綠色彩的言行,算是藍軍之中,不必依靠藍綠矛盾墊高自己權力地位的政治人物。
朱立倫曾在○八年對阿扁議題展現不俗的政治格局,此次雖刻意保持低調,但卻可能是三人中最具備突破與化解藍綠惡鬥僵局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