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萬大大橋橋墩新工法 省138億元

自由時報/ 2014.04.21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黃立翔/台北報導〕公路總局在莫拉克風災後補強台八十八線萬大大橋,採國內首創先建後拆工法,撤換廿二座橋墩的同時,不影響橋面車輛通行,不僅創下工程界先例,也節省民眾繞路等社會成本約一三八億元。

台八十八線萬大大橋是往來高雄屏東間重要橋樑,橋長二.四公里,每天行經車輛高達六萬五千輛,但九十八年莫拉克風災期間土石流激烈沖刷下橋墩基礎裸露,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在民國一百年採用先建後拆的國外創新工法,補強P4到P25共廿二座橋墩。

先建後拆 民眾省時免繞路

高雄工務段長林俊和說,若使用傳統的先拆後建工法,萬大大橋勢必封閉,車輛只好繞行高屏橋及雙園橋,多耗費大量時間及油耗成本,因此決定採用先建後拆新工法,先在原有橋墩旁另建雙門架式巨大橋墩,再逐步拆除原橋墩,也是國內創舉,更是相同工法中,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橋樑改善工程,工程款十億一千多萬,替民眾省下一三八億的油耗與時間成本,可謂最有價值工程。

林俊和說,兩年多工期共遇到十一次颱風或豪雨,每年實際能施工時間只有四到五個月,仍排除萬難在今年三月十七日完工。去年十二月卅一日深夜,全台灣都沉浸在跨年歡樂,工地仍在趕工,並在倒數最後一刻完成最重要的P17橋墩灌漿,施工人員農曆春節也僅休一天,就為了趕在今年四月汛期前完工。

工人說,作業期間碰過四起民眾跳橋自殺事件,工人看到橋上出現黑影都特別小心,去年一位女性跳橋落在爛泥內自行脫困,全身污泥經過工地,工人還以為是「阿飄」嚇得魂飛魄散,後來才知是自殺未果。

另外,每次颱風來襲溪水暴漲,工人及機具必須暫離,回來清理場地卻發現橋墩圍籬、工地爛泥灘中有大批野生吳郭魚,有時一撈就是上千條,不管蒸煮炒炸不僅沒有土味,肉質還異常彈牙,都爭相捕魚加菜,不過看在每每花上千萬清除淤泥才能進場施工的協力廠商老闆眼裡,等於每條魚算下來可是上萬,工人吃得開心,老闆痛在心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