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照顧失智家屬壓力大 九成夫妻失和

自由時報/ 2013.01.11 00:00
聯醫研究發現八成家屬引發爭吵 逾半數睡眠不足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全台失智症病患遽增,家屬照顧壓力也升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天發表一份研究顯示,逾五成家屬因照顧病患沒有休息時間,睡眠不足,另外,家庭關係也受到影響,八十%家屬為了失智父母的照顧問題爭吵,高達九十%的家屬甚至因照顧失智長輩而使婚姻產生疙瘩。

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針對兩百位輕中度失智症病患家屬的照顧壓力進行研究,他透露,多數照顧者的壓力來自病人情緒不穩及異常行為,還有家屬訴苦說,醫院不應只開失智症記憶門診,應開失智症家屬門診,「因為最痛苦的是我」。

研究顯示,五十八%家屬因每天照顧病患而沒有休息時間,五十七%覺得社交生活受到阻礙,失智老人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五十四%家屬覺得晚上睡眠不足。

失智症也造成家庭成員間感情生變,七十四%家屬覺得情感耗盡,面對失智父母失去以往的耐心,八十%家屬說,兄弟姊妹間常為失智父母該由誰照顧而爭吵,家庭關係不若以往,另外,失智老人行為異常,尿失禁又不肯換衣服,八十%以上照顧者覺得尷尬,甚至羞恥。

另外,九十%家屬因照顧失智長輩而使婚姻出現問題,甄瑞興說,曾有一名獨生女每天照顧娘家的失智父親,引來婆家不高興,女兒只好把父親送到安養機構,結果父親情況惡化,她與先生、婆家陷入爭吵,婚姻產生疙瘩。

甄瑞興感慨地說,少數家屬因此患上憂鬱症,而台灣長照制度未盡完善,金錢壓力隨之而來,媒體報導有家屬把失智父母遺棄、殺害,這是因為照顧過程中壓力極大無法紓解的極端反應,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後續恐衍生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甄瑞興呼籲,家屬的學習很重要,「面對才能接受」,失智症病患因腦部額顳葉萎縮後導致個性改變、妄想、固執,甚至有攻擊行為,不要以為長者故意搞怪,不妨把話題帶開,例如長者不願洗澡,可針對個性下手,若長者愛美就可說「每天用泡澡粉泡澡可變美」,借力使力才能解決問題。

甄瑞興強調,失智症病患從罹病到死亡約五至九年,最重要是給予有尊嚴的晚年,失智症家屬可參加照顧技巧訓練班及家屬支持團體,學習如何照顧罹病家人。北市府有九家責任醫院,民眾可就近接洽住家附近的醫院,責任醫院查詢可洽衛生局,電話一九九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