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15保生文化祭 聽廟宇說故事

太陽網/吳貴華 2015.04.24 00:00
由大龍峒保安宮舉辦的2015「保生文化祭」已於4月23日展開,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特別規劃推出「聽廟宇說故事」遊程,推薦民眾前往大龍峒保安宮、大稻埕慈聖宮、慈聖宮廟前小吃以及仁安醫院等地探訪遊玩,重新認識這些廟宇,聆聽體驗這些廟宇文化動人的故事。

位於大龍峒的保安宮,香煙裊繞、古樸寧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亞太文化資產獎」,與艋舺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有臺北三大寺廟之稱。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三殿三進式的廟宇。因該廟多為木造雕樑建物,落成後經過五次大幅度重修。其中,1917年的整修規模最大,當時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廟宇師傅,對陣興修,造成現今前殿左右兩邊簷椽雕刻相異,成為臺灣少見現存的對場作寺廟。每年農曆3月15日,是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祝聖祭典,廟方均安排家姓戲(4月25日19:00開鑼式)、藝陣匯演、施放火獅、三獻古禮等豐富精彩的活動,可說是兼具宗教、文化、觀光、民俗特色的祭典。觀光傳播局特別推薦民眾來體驗既具謝神祝聖之意,又有嘉年華式歡樂的祭典,更可以欣賞國家級彩繪大師潘麗水創作的壁畫。

在參觀保安宮或參與保生文化祭活動後,可以順遊走到與保安宮僅一步之隔的臺北市孔廟,到孔廟必看的點很多,例如感佩當時讀書人愛書精神的「藏經筒」,以及代表孔子「有教無類」精神的「梟鳥」等等。

另外,要體會傳統及濃濃草根味的廟埕小吃,就要到大稻埕慈聖宮,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供奉天上聖母,即俗稱的媽祖或天后,是航海的守護神。同治五年(1866年)時,慈聖宮原本建於今日的西寧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因1910年日本官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當地同安人士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原始的樑柱與石材重建廟寺,1914年重建完成,原貌留存至今。造訪慈聖宮前的廟埕小吃,這裡小吃真的很經典,包括燙魷魚、雞蛋蚵仔煎、吻仔魚蛋炒飯、四神湯、滷肉飯、原汁排骨湯等,每一樣都讓人食指大動。這些古早味的傳統小吃,例假日都會吸引各地的遊客及老饕專程前來享用,想吃一定要趁早啊!有趣的是這裡每一攤都互相認識,老闆還會幫你吆喝著到別家點餐,可以直接找張廟前樹下的桌子,就著樹蔭微風大快朵頤。

位於慈聖宮旁的仁安醫院(延平北路和涼州街口),於1925年開館,是日據時代大稻埕地區重要的醫院之一,也是全國第一座完整保存的醫生館。內部空間的使用上,一樓作為看診使用,包括門廳、問診室、掛號及領藥處,放眼望去陳舊的手術燈、手術檯、藥罐、開刀器皿與處方籤等,皆完整呈現。二樓為醫生書房及家人生活空間。這間充滿故事的房子,不僅完整呈現當時的醫療文物,現在更成為社區營造中心舉辦系列活動的場所,可讓市民朋友重新認識並關心我們居住的土地。以上遊程歡迎至臺北旅遊網 (http://www.travel.taipei/)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