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改善兩岸關係及掃雷 馬英九:殺戮金門變和平之島

NOWnews/ 2013.06.14 00:00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14日說,金門過去是殺戮戰場,在60多年前,中共曾企圖登陸與我方發生激戰,死亡、被俘多人,少數人誤踏地雷,已清除乾淨;現在變成觀光勝地、和平之島,「兩岸關係的改善,使得歷史的走向也被我們修正了」。

馬總統接見「國際反地雷暨集束彈藥聯盟」(ICBL-CMC)執行長畢麗葛(Sylvie Brigot)等一行時,作上述表示。

馬英九說,該聯盟自1992年成立以來,針對「人員殺傷性地雷」之管制排除等議題,不遺餘力地在全球推動倡議,爰於1997年在加拿大渥太華促成通過《地雷公約》(Mine Ban Treaty, MBT),並於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貢獻卓著,令人敬佩。

他指出,「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30週年,是國內身心障礙者照顧服務團體,多年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此次藉邀請諸多反雷學者專家來台參與「愛‧勇氣‧希望」系列活動,共同見證我國配合國際同步行動排除地雷的努力,而聯盟是我國建立無雷家園最好的夥伴。

馬英九表示,台灣在戰後,沒有在本島發生過戰爭或軍事行動,所以地雷大多是在外島,因此排雷的工作是在馬祖、進行。

馬英九談到,雖然中華民國沒有機會簽署或加入禁雷公約,但訂了一個國內法,就是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原本預計在2006年生效後10年內,把全國地雷清除完畢,但已提前3年達到這目標。

他表示,我國一共有308個區域佈過地雷,國軍成立掃雷大隊和民間廠商一起努力,清除了35平方公里的廢雷、廢彈有11萬枚之多,今年6月10日宣布掃雷工作全部完成。

馬英九說,在不能參加禁雷公約的情況下,政府之所以這麼積極支持國際行動,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尊重人權的國家,我國憲法也規定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政府都是以這樣的理念來和國際社會互動。

馬英九表示,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國際孤立,並沒有影響參與國際社會的意願與決心。

他舉例說,聯合國於1966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我國則在1967年即簽署兩項人權公約,其後雖因失去聯合國代表權而無法進行相關批准工作,但為保障人權,他於2009年批准兩公約,透過制定施行法的方式,使兩公約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讓所有機關及法院均可適用。政府亦將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內國法化,完全依照聯合國標準落實性別平等。

馬英九進一步說,像禁雷公約,也是用國內法方式,解決中華民國無法參加公約的困境;政府也正在進行大規模計畫,要把重要的國際公約變成國內法。

馬英九強調,金門過去是殺戮戰場,在60多年前,中共曾企圖登陸跟我發生激戰,死亡、被俘多人,少數人誤踏地雷,已清除乾淨;現在變成今天的觀光勝地、和平之島,「兩岸關係的改善,使得歷史的走向也被我們修正了」。

他指出,我國的努力跟國際同步,也希望將來有機會去幫助其他國家做這些工作。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扮演角色的定位,就是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提供者,當然還有包括文化交流、新科技開發、中華文化的推動等角色,但前面兩個角色,是國際社會特別有興趣的項目,歡迎大家一起來幫中華民國扮演這兩個角色。

訪賓一行尚包括加拿大資深國防顧問約翰.麥布萊德(John MacBride)、國際反地雷暨集束彈藥聯盟編輯穆瑟(Yeshua Moser-Puangsuan)、日本反地雷組織代表北川泰弘、韓國反地雷組織代表趙載國及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葉瀛賓等,由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防部副部長高廣圻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祕書長楊永明也在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