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躁鬱症2/3吃鋰鹽沒效 突變基因找到了

NOWnews/ 2016.05.25 00:0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鋰鹽」是精神科治療躁鬱症常用老藥,不過,仍有多達3分之2的躁鬱症病人在服用藥物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共同參與的一項跨國研究則找到了影響藥效的關鍵基因,發現擁有特定突變基因者,吃鋰鹽抗躁鬱就是比其他人來的有效,有助未來發展篩檢技術。

這一項由台灣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其他19國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發現,第21對染色體上的數個位在長鏈非編碼轉錄體(long non-coding RNA)基因上的位點,與鋰鹽的治療反應有顯著相關。研究成果今年3月已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刊出。

參與研究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郭柏秀指出,長鏈非編碼轉錄體基因是人體特殊的基因,並非一般基因,是不會變成蛋白質的基因,卻與控調其他基因和中樞神經有極大的相關。

研究從2009年開始,陸續針對2563名、使用鋰鹽治療超過半年以上的躁鬱症病人,使用全基因體掃描方式,分析人類染色體上超過6百萬個位點,追蹤2年後發現,此項基因帶有突變者,使用鋰鹽的藥效硬是比一般患者來的好。

郭柏秀說,帶有此基因突變的人,對鋰鹽治療的反應較佳,且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病人也有較低的疾病復發率,只是其中的機轉為何,目前醫學界尚不清楚。

研究邁出了第一步,郭柏秀強調,儘管找到這個位點,卻只能解釋5至8%吃藥有效的病人,未來若能據此找出更多影響藥效的位點,就能開發出完整的篩檢技術,讓醫師開藥之前,即能精準知道病人吃哪一顆藥比另一顆藥有效,避免多走冤枉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