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警訊!男「吃太油」、女「腰太粗」 腸癌風險高常人4成

NOWnews/ 2013.11.29 00:0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多吃、少動、肥胖,代謝症候群除了危害心血管,新光醫院今(29)天指出,據該院參與國內大規模社區研究,追蹤超過18萬名、40歲以上民眾逾10年發現,男性「吃太油」以及女性「腰太粗」其大腸直腸瘜肉、大腸癌發生風險要比一般人還高,男性增加42%發生風險,女性則增加31%,提醒及早接受糞便潛血篩檢。

新光醫院2001年開始,陸續和基隆、彰化衛生局合作,針對18萬5743名、40歲以上民眾,進行長期追蹤,發現代謝症候群與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具有顯著相關。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其實它是一個常見的病態現象,並非一個特定的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腰圍異常等,是健康危險訊號,過去實證研究已證實這類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會大大增加。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朝聖指出,社區調查研究顯示,男性代謝症候群患者比一般人增加42%大腸直腸瘜肉發生的風險,而女性增加31%,進一步分析,男性的主要危險因子就是吃太油、高熱量、少運動造成的高三酸甘油酯,而女性主要危險因子則是腰圍異常及空腹血糖過高。

不只腸癌,研究也利用腹部超音波進行大規模篩檢,同時發現,代謝症候群中的糖尿病會造成非C型肝炎病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高出一般人2倍;高膽固醇且有糖尿病的病人,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8倍。

廖朝聖指出,代謝症候群為什麼會提高大腸癌、肝癌發生率,醫界尚不清楚其機轉,但推估應與長期的身體發炎反應有關,是健康的「大殺手」,自保之道,唯有透過飲食及運動控制,研究就發現,透過運動及藥物控制可有效降低20%大腸直腸癌發生危險。

廖朝聖強調,社區調查研究中,也發現首次免疫糞便潛血檢查陰性者(檢測值小於100 ng Hb /mL),檢測值大小還可以預測未來大腸癌的發生,檢測值越高,發生大腸腫瘤的危險性也增加;其中發生大腸腫瘤危險性最高者,是首次檢測陽性但拒絕接受大腸鏡檢者,而危險性最低者,則是首次檢測陽性但大腸鏡檢結果為正常者。

醫師建議,天天5蔬果,加上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心跳脈搏每分鐘超過130下的「運動333」準則,就可以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同時若已是高三酸甘油酯、腰圍異常者,最好40歲開始,每1至2年定期接受免疫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篩檢,做好風險管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