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民黨黨主席改選的新三國演義?

美麗島電子報/陳淞山 2017.01.09 00:00
文章摘要:國民黨目前的政治處境需要的是能夠讓黨內同志團結對外的政治領袖,是必須能夠凝聚黨內從政黨員團結意識、整合黨內不同政治派系與意見且有能力帶領全黨改變政治體質、重建核心價值及團結一致對外的共主領導人,這樣的人未必一定要把黨主席職位當作轉戰2020總統大位的墊腳石… 陳淞山/評論

在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還沒表態參選黨主席之前,洪秀柱與吳敦義的黨主席之爭,外界是普遍看好洪秀柱的連任,畢竟支持洪最有力道的黃復興黨部擁有近三分之一的國民黨黨員,而他們的動員投票力量在國民黨內又無人可相比擬,縱使吳獲得較多數中常委與國民黨籍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的支持,再加上黨內大老馬英九、連戰、吳伯雄、王金平與朱立倫的可能出面力挺,恐怕要打敗洪秀柱都還是有段差距,選情並不樂觀。

然而,正因為郝龍斌的中途殺出,這個原本對洪秀柱選情有利的局面的確產生了較難預測的政治變化,以郝在黨內的政治實力並不構成三足鼎立的政治態勢,但卻因為其父親郝伯村的軍系背景及政治人脈,可以相當程度搶攻瓜分黃復興黨部的部分票源,等於無形當中可以削弱洪秀柱的鐵票部隊,造成吳敦義與洪秀柱的背水一戰已經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洪未必真的討到便宜。

事實上,國民黨這場黨主席決戰等於就是決定他們能否擺脫低迷困境態勢、形塑政治反轉局面的「中興之戰」,黨的存亡與發展就在此一舉,而黨主席由誰勝出幾乎就可決定存亡關鍵!此可從大多數民進黨政治菁英及基層支持者都期待洪秀柱能夠繼續連任黨主席就可以看出政治端倪,倘若由洪繼續當家做主,民進黨的2018與2020地方與中央大選便可高枕無憂,無論其執政政績表現再差再爛,國民黨還是很難有政治翻身的餘地及機會。

為什麼是如此呢?難道洪秀柱的政治條件就比吳敦義差那麼多嗎?說句公道話,洪的個人形象與政治魅力遠遠超過吳敦義,其為黨承擔的俠女情義直爽性格更是國民黨內數一數二的政治典範,難道這樣的政治菁英還遠遠不及吳敦義的政治經歷與條件嗎?

其實不然!國民黨目前的政治處境需要的是能夠讓黨內同志團結對外的政治領袖,是必須能夠凝聚黨內從政黨員團結意識、整合黨內不同政治派系與意見且有能力帶領全黨改變政治體質、重建核心價值及團結一致對外的共主領導人,這樣的人未必一定要把黨主席職位當作轉戰2020總統大位的墊腳石,但是至少要能夠重振黨的士氣,讓外界認為這個黨有能力翻身,有決戰2020的政治雄心、企圖及能力、機會,否則,這個政黨就沒有任何起死回生的政治契機與轉機!

因此,國民黨的黨主席決戰,不是選誰優秀不優秀的人才問題,更不是喜歡不喜歡這個政治人選的個人喜好問題,而是在選一個能夠力挽狂瀾、振衰起敝與中興「黨國」的政治共主,這個人選最需要的是政治能力、領導能力與整合作戰決策能力,此從洪秀柱近五個月的總統大選布局及操兵,再到她近一年半的黨主席領導政治過程可以得知,她的政治弱項就在於此,對內是孤家寡人無法整合再造,對外則是孤立無援任由民進黨政權踩踏蹂躪,總統選戰無力整合最後被搞到「抽梁換柱」,黨主席單兵作戰、彈盡援絕的結果最後只能黨產任人宰割,蝦兵蟹將眾叛親離,這難道不就是洪秀柱的政治性格與能力所造成的政治結果嗎?說穿了,洪秀柱倘若能夠連任黨主席,難道不就是國民黨政治大災難的續集,等於就是把國民黨吹響政治喪鐘的末日輓歌吧!

吳敦義的能言善道與圓融政治關係是優點也是缺點,總會讓外界對他留下相當不好的巧言令色政治印象與形象,因此,他可能未必是一個好的總統候選人,但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政治操盤、能征善戰、攻守兼備與優質領導能力的「幹練型」政治領袖,是國民黨內目前唯一沒有捲入馬、王政爭風暴、2016總統選舉黨內政爭漩渦以及黨內派系、大老政治恩怨而碩果僅存的政治領導人,他倘若能夠成功整合黨內群雄並脫穎而出擔任黨主席的職位,黨的團結整合與再起氣勢必定會不同凡響,如果民進黨目前執政進退失據情形未來一段時期內又未有改善的政治跡象時,則此消彼長的態勢發展結果,必然更會加大吳敦義的「中興黨國」政治力道,對民進黨構成重要的政治威脅,這是國民黨相當難得的奮起機會與挑戰,吳敦義只能以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政治姿態來承擔這個重責大任!

當然,「勇於承擔」的吳敦義宣布參選黨主席之後,最重要的是如何與郝龍斌分進合擊的政治問題!既然雙方整合不成(或者可能是故意布局)就必須要有合縱連橫的政治默契來打一場政治互補、互為奧援的高水準選戰,設定好雙方彼此的政治分工及拉票動員的合作結盟計畫,這是他們兩人可以各取所需、互相拉抬、相互搭橋的政治策略運用,用的好、鋪陳得當就會有政治加乘效果,反之,若戰術運用失當與失策就會兩敗俱傷,造成雙輸的結果!這是洪秀柱、吳敦義與郝龍斌的新三國演義政治盤局,誰能勝出?誰主浮沉?就將決定國民黨的政治成敗與存亡,絕對是精采可期,不在話下!

【圖片為資料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