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萬曆駕到 何國慶以收藏替萬曆朝翻案

民生@報/陳小凌 2016.12.01 00:00
【文/陳小凌】許多收藏家對珍愛文物或字畫多半藏諸名山,何創時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卻是以自己多年收藏書畫墨跡手稿公諸於世,並寫述專書來為明代萬曆朝翻案﹔透過他的藏品,進而出書《萬曆駕到: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世》論述,要推翻許多人認為明朝是個黑暗的時代,萬曆皇帝昏庸、三十年不上朝的刻板印象。

何國慶從收藏明代書畫的過程中,發現萬曆年間人才輩出,文明的昌盛可媲美西方的文藝復興,於是從收藏開始研究晚明文化。他表示:晚明時期中國在各方面都吹進了新的風氣,他想透過真實存在過的人物,藉由他們的墨跡手稿,重探他們的生平言行,並啟發後人,「我們的身上有他們的DNA」,希望當時傳教士稱讚中國人「富而好禮」的文化可以傳之永久。

在今天新書發表會上,何國慶說,十六世紀,歐洲傳教士來到明朝的中國,驚嘆世上竟然有這個「烏托邦」。那時,明朝中國社會的政府體制、經濟、交通、城市規劃,以及人們有禮、整潔、謙虛的性格特質,令外國人驚豔並讚不絕口。

他表示: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曾寫信給萬曆皇帝,希望加強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此外,僧侶與明朝遺民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貢獻也功不可沒,僧侶隱元隆琦弘法海外,對日本佛教界影響很大,並將其他技藝,如茶藝、武術等傳至海外。

出席發表會的作家張大春表示,細看明朝,其實會發現這是個「寬容、細膩的時代」。明朝注重傳統,重視儒家的道德哲學,這本書以對「匠藝的尊敬」來書寫,不只能了解歷史,更是從美術作品拉開探索歷史的縱深。

清大中文系講座教授楊儒賓也說,晚明和台灣的關係很密切,明鄭時期濃縮了中西兩地與明清兩朝的文化衝突與轉折於台灣島上。「明代的影響就在我們身邊」。他表示,明朝皇帝的總體特色在於大有作為,從開國的朱元璋到煤山自縊的朱由檢(崇禎帝)莫不如此。「萬曆皇帝恰好相反,他的政績之中最匪夷所思者,在於他非比尋常的不作為。」

他說,中國史上,要找到如萬曆帝之不識不知,無思無為者,再無第二帝。偏偏他在位甚久,長達四十八年,政壇的中樞神經幾乎長期癱瘓。「但何國慶蒐集萬曆時期書畫甚豐,越收集越感萬曆一朝之文質彬彬,光輝燦爛。他相信後人對萬曆一朝的總體判斷需要調整。」

何國慶說:自己是仿傚司馬遷《史記》列傳的方式,以真實的作品、貼近生活的故事來呈現明代大師的智慧。透過自己歷年的書畫收藏,讓後人得以親眼見到這些名賢的墨跡,瞻仰其丰采﹔並重新認識這一個對世界各國文化有著深遠影響,且值得我們學習與禮敬的時代。

圖說:何創時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專書為萬曆朝翻案。遠流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