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捷運聲音地景 站體環境音樂明登場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8.30 00:00
【文/陳小凌】台北捷運聲音地景計畫壓軸登場的第四部曲「站體環境音樂」,選定了淡水站、中正紀念堂站、大安森林公園站、小碧潭站、中山國中站等5個捷運站體,邀請有豐富創作資歷的5位創作者,量身為每一站體打造環境音樂,將於8月31日正式上線播放,為捷運站體營造不同以往的風格環境。

淡水站是原住民歌手陳建年選用吉他、手風琴及笛子等樂器,以溫暖的音色帶出貼近淡水人文風情的旋律,並為這首曲命名為「藍海之歌」。呼應著淡水站拱型穿廊的站體,透過採光良好的公共空間,提供座椅讓遊客歇腳,感受藍海之歌令人放鬆享受片刻的愉悅。

陳建年正職是警察,多次獲得金曲獎肯定,目前定居於蘭嶼。

中正紀念堂站的創作者「紅樂團」,以電子編曲為基底融合東方音色為其創作特色。紅樂團團長DJ Code是台灣第一位受邀至全球最大音樂節英國Glastonbury的華人DJ,此次同樣以中西合璧的創作風格,運用豎琴、揚琴等中式樂器,以數位電子的編曲方式,傳達過去與現今的時光交織感,也呼應了中正紀念堂及兩廳院既是古典建築,又具現代感的人文風貌。 由於此站往兩廳院的廊道已定時有街頭藝人演出,因此播放的場域將會在月台層。

大安森林公園站則是邀請曾為幾米音樂劇創作的劉季陵創作。此站的站體空間,有著極佳的休憩環境,玻璃帷幕之隔的噴泉戶外廊道區亦是站體音樂播放的範圍。從撫慰人心為出發,希望營造一個舒緩、愉悅及闔家歡樂的氛圍,以輕快的旋律為基調,緩和都市緊湊的生活節奏。

小碧潭站是捷運末梢的世外桃源,創作者是大提琴演奏家劉涵,以拿手的大提琴為主旋律,並運用鋼琴音域寬廣的特色,創作出時而寧靜時而激昂的旋律線條,而優雅的大提琴音,讓人彷彿置身新店溪旁,一覽遼闊美景。站體音樂讓人尚

未出站就有波光粼粼山巒層疊的期待。

中山國中站在文湖線上,邀請早年以台語搖滾樂歌曲「向前走」成名,打破台語歌曲長期以來的悲情曲風,致力於台灣音樂的推廣音樂人林強。環境音樂的創作理念,出自對鄭南榕的敬意,以自由的想像為創作主軸,透過無機的、碎片化的創作風格,一種介於音樂與詩之間的意境油然而生;開啟人們心靈的視窗、耕耘屬於自己的心靈淨土,也呼應自由巷為人權自由勇於發聲的堅持。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站體環境音樂」計畫主持人為角頭音樂的張四十三,整個過程從醞釀到完整呈現歷經半年多,所有參與者都深刻體會到環境音樂創作的高難度。

創作者除了考量環境音樂要能融合站體空間及周邊環境特色外,在實測時更需不斷在站體空間及其周邊聲音互為干擾、站體播放設備的限制下進行調整;為了將每個站體環境音樂完美陳現,不論創作者、混音師、專家委員、文化局、捷運公司技術人員多次會同到現場測試聆聽,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調整修改,也站在乘客角度,最終選擇出每個站體最佳的播放空間及時段。

目前除了中山國中站因設備建置關係會延至9月中旬上線外,其餘淡水站、中正紀念堂站、大安森林公園站、小碧潭站等4個捷運車站會在8月31日上線播放,每段樂曲長度約10至15分鐘不等,除大安森林公園站因為與站體戶外空間原本在整點施放水幕演出錯開,採每半點鐘播放一次外,其餘都是每個整點播放一次。邀請市民朋友及路過台北的遊客都能透過搭乘捷運,「聽覺」體驗臺北獨特的城市風貌。

除了這5個站體外,台電大樓站在臺北市客委會的規劃下,播放資深金曲音樂人林少英作曲,融合客家老山歌單純的三音(La、Do、Mi)旋律與黑人藍調,特別製作「山歌浪想」爵士音樂專輯,同步於8月31日在台電大樓站播放。

圖說:捷運小碧潭站景。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