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南海文化園區啟動!史博領頭羊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2.12 00:00
【文/陳小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去年剛度過建館一甲子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迎接新春伊始,館長張譽騰宣告:「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開始啟動!他表示:南海不只是個區域,是一種傳承的精神;將以10年24億經費打造,涵蓋舊場館再造、設立博物館商店、重塑藝文特區、推動藝文大街等重點。期盼建造南海學園的文藝復興,再次書寫歷史新頁。

「大南海文化園區初期計畫」為期6年編列經費10億元,今年展開重點在史博館整修,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塑造欽差行臺為史博二館。而「南門町323」後方五棟戰後宿舍群的整建工程,目前該區土地、建物雖分屬於臺灣銀行和潤泰公司,「已取得潤泰的同意書。」,去年編列經費1500萬元整體規畫臺銀宿舍群整修再利用,將活化閒置空間為史博三館。

「南海學園」是1950年代,剛遷台不久的政府為推動文教建設,從台北植物園撥出部分土地,在南海路周邊興建採北方宮殿建築形式的史博館、藝術教育館、舊科學教育館約十個館舍;是全國文博館密度最高的區域。歷任館長一直希望推動大南海計畫,但因各館舍分屬文化部、教育部及農委會眾多機構,讓南海學園裡有一道道各式各樣材質的門及圍籬。

張譽騰指出,世界各國首都名城都有一個結合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特色,讓民眾或遊客休閒學習的空間,南海學園歷經歲月,各館舍設施陳舊或不符使用,不管從生態、文化能量或城市永續發展等角度思索,確有再造的需要。他希望史博館成為「大南海文化園區」領頭羊,盼能打破各機關間的門戶藩籬及各自為政現況,讓大南海學園可以「呼吸」,重整園區內老舊建築,同時將串聯園區內的古蹟及文化據點,形塑園區整體形象。

他指出:國立歷史博物館身為南海學園中第一座博物館,肩負帶領園區與時俱進之責任,三年前,透過拜會園區內館所、召開跨單位工作小組會議及專家諮詢會議,積極地向周邊的公私立機構爭取支持,串聯學園內及周邊之公私立館舍、終於爭取到區域整合發展之可行性,「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經過2年的努力,於前年5月25日獲得行政院核定,先期計畫「大南海文化園區(國立歷史博物館-初期計畫)」正式啟動。

史博館擘畫「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草案,以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臺北植物園為發展雙核心,透過「一區、雙核、三軸線」為實質空間發展架構,張譽騰說:捷運萬大線一旦通車後,園區周邊的綠帶跟文化景觀的整合非常重要。目前史博館先啟動初期的master plan(整體規畫),考慮層面不單是南海學園,還包括整個台北市的「城南園區」,甚至擴展到總統府、總統官邸及整體都市規畫。

以「跨域全蛋規劃模式」為核心概念,擬以南海園區及植物園為範圍,向外拓展涵蓋和平西路、南海路、重慶南路等範圍,重新規化園區公共空間使用、發揮整體經營效益,並以史博館為「首都博物館群」樞紐。以「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相結合,兼顧文化發展和都市居民需求。希冀帶動台北都市空間體質轉化與提升。

對史博館未來的願景:張譽騰曾委託林洲民建築師規劃運用史博館當前現址更新擴建「水下博物館」,運用荷花池「水」的流動性和穿透性,塑造與自然融合的現代展示空間,再與新建「空中博物館」為動線串聯,與歷史建物的舊館舍連結、呼應。卻因南海學園現址地下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引起維護和更新兩者爭議而擱置。

由於大南海文化園區內的教育電台、藝術教育館隸屬教育部管轄,植物園為農委會轄下單位,去年,文化部雖進行跨部會協商,但因教育部堅持,還需再整合。張譽騰期盼南海學園這塊寶地,能夠早日脫胎換骨,未來植物園將成為大南海文化園區的後花園,而文化園區將成為台北都會最具風采的藝文空間園地。

圖說:史博館長張譽騰談大南海文化園區規劃。陳小凌/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