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流浪尋夢 11雲門流浪者淚水分享

民生@報/陳小凌 2015.05.24 00:00
圖說:鄒猷新前往越南海岸線尋找鯨豚廟宇。雲門提供。

【民生@報訊】雲門「流浪者計畫」今日下午兩點,首度在雲門劇場舉行發表會,由2014年流浪返國的11位第十屆流浪者齊聚一堂,分享在喬治亞、亞美尼亞、印度、西藏、緬甸、尼泊爾、越南等國的流浪旅程。透過兩個月以上的一個人流浪,和自己和解了、看清楚原來這趟旅程的計畫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理解父母病痛和心靈的苦難了…,他們帶著淚水分享,但是心靈更踏實了。

師大美術系、南藝大造型藝術所畢業的吳燦政,在因緣際會下走入聲音創作的領域,2011年在國藝會支持下開始著手「台灣聲音地圖計畫」,從西部聲音紀錄開始;2014年透過流浪者計畫的支持,從東北角三貂角開始,沿著東部海岸線,記錄東海岸的環境聲音,然後轉往馬祖、澎湖、蘭嶼等離島,持續紀錄台灣獨特的聲音。

就讀於政大民族所的吳庭寬,長期關心移工議題,希望透過這次的流浪,了解這些移工的母國樣貌。回憶這趟旅程,吳庭寬說:「看到雅加達街上以革命為題的塗鴉、混亂的交通、與隨地而坐的人,我迷惘了。我本來應該以來自民主自由世界之公民為傲的,但我卻慚愧得抬不起頭」。這趟流浪讓吳庭寬深刻體悟,我們有的不是自由,而是摸不著的自由幻象。

呂和靜赴印度、西藏、緬甸、尼泊爾等地,行走流亡藏人回家之路,林姿蓉赴喬治亞、亞美尼亞,尋訪亞美尼亞電影導演帕拉贊諾夫的石榴色,王舜薇拜訪印度反核抗爭中的漁村,吳國譽赴日找尋高砂義勇隊的文獻資料,林芳宜赴新疆採集聲音做為音樂創作的素材,林貞妤赴印尼最古老的婆羅洲雨林了解並協助當地生態資源保育,楊斯婷於中國流浪旅程中尋找貪婪和死亡的影像連結家庭記憶,鄒猷新前往越南海岸線尋找鯨豚廟宇,鄧紫云觀察記錄印度人與動物的相處情景。

「流浪者計畫」十年來已協助近百位年輕朋友進行旅行。2004年,林懷民捐出行政院文化獎金、呼籲各界捐款成立,委由雲門基金會執行。2005年起,「流浪者計畫獎助金」在財團法人智榮文教基金會、非常木蘭股份有限公司及各界支持下,獎助94位專業傑出的創者及社會工作者,前往亞洲進行貧窮旅行,順利完成計畫。還有2015年入選的13位獎助金得主,已在今年一月陸續啟程。流浪者吳國譽在發表會上分享,這次流浪帶給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走出他原定計畫的一個岔路,要這裡宣佈明年要競選平地原住民立委。

2016年「流浪者計畫」6月10日起開放徵件,於雲門網站線上申請,至7月15日截止。歡迎45歲以下,熱愛文學、音樂、表演藝術、影像、美術創作,或有志從事公共服務、城鄉發展、人道關懷、文史工作等社會工作者提出申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