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莎妹劇團「四物」從生活中取件

民生@報/陳小凌 2014.12.19 00:00
圖說:徐堰鈴的《口》。莎妹劇團提供。

【文/陳小凌】在充滿氣的透明氣囊裡跳舞、運動,以「口」的形狀包覆、密封起不可見的空氣,兩個演員以肢體互動,築構了一個共感空間。身體遊走於表面、裡面,感受內外壓力不同的空氣,彷彿與氣囊交談交心,轉換空間與人的主體∕客體關係。徐堰鈴說,透明在「反物為人」的想法上,實踐「物」如何動情、思索、默念。

徐堰鈴的《口》是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在歲末推出「四物」中的一件作品,王嘉明、徐堰鈴、魏瑛娟與Baboo,以「物件」為主題發想演出,意圖從日常物件中尋索新的觀看與敘事方式,尋找出日常的「異常」。

隨手可得的日常物品,如何觸發靈感,轉換為創作的媒材?當舞台上的主角從人變成了物,又能翻玩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魏瑛娟的《座》為一件觀眾席裝置和二段影像的作品。觀眾走進劇場,就可以看到魏瑛娟的觀眾席裝置;二段影像,魏瑛娟讓二位演員直接面對鏡頭,不斷吞吐、咀嚼著布丁和泡麵,從笑到哭,從喜悅到悲傷,一鏡到底演出。

魏瑛娟認為,布丁和泡麵,是平常生活我們常吃的食物,然而在近來發生的食安風暴中,卻成了毒物,日常的喜劇成了悲劇,小確幸成了大不幸,現實的殘酷與苦悶,全吞進了肚子裡,通過布丁和泡麵二個物件,象徵台灣人生存的無力與困境。

王嘉明的《小小》找來二位演員和四位小學生,在樣板話劇的角色互換與扮演中,思考何謂成熟?王嘉明說,人除了透過他人,亦透過物的交換、消費、操弄等手段,來區別、定義、認同自我。「物」緊密滲入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認知系統中,「物化」是人類生存必要的過程,隨著歷史進程的不同,物化的機制也隨之改變,例如,現今資本主義社會,物化與商品化的形式緊密結合,人與人之間的想像與認知也不相同。藉由小學生與劇場演員同台,探索眼前的他們會變成怎樣的大人呢?而我們又是怎樣變成現在的大人?

Baboo的《一一》從人與物的錯置關係中,隨機、即興地排列組合出奇特的場景。Baboo說,他想探討的是,究竟是人使用物件,還是物件操控人?人因生活型態的需求而發明物件,還是物件的出現改變我們的生活樣貌?人藉由物件確認了情境與關係,還是物件定義了狀態與脈絡,甚至度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一》是一首物件詩,舞台上散落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隨著一個物件與另一個物件的隨機排列與即興遇合,一個場景又一個場景的定格跳接,衍生出不同的意義,或者無意義。在日常裡,發現異常,在異常裡,看見日常。

「四物」19日至28日,在牯嶺街小劇場連演兩週十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