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瘋,原祭」原民合唱交響樂首演

民生@報/陳小凌 2014.10.30 00:00
圖說:李哲藝「瘋,原祭」合唱交響樂宣告。台北愛樂提供。

【文/陳小凌】以台灣原住民古調為起點,融入阿美、魯凱、泰雅、布農、平埔、鄒族、卑南七大原民音樂的「瘋,原祭」,是金曲獎作曲家李哲藝最新完成的大型原住民合唱交響樂創作,11月5日將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攜手在國家音樂廳發表世界首演,作為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10週年獻禮。

《瘋,原祭》取材自原住民元素,結合交響樂團、合唱團編製,將阿美族的「太巴望之歌」、鄒族的「安魂曲」,甚至布農族的「八部合音」等不同的原住民族代表性古謠,寫入7個組合的樂章中,全曲總長度約45分鐘,其中有保留原汁原味,也有從中拆解、擴張,賦予新的生命力。李哲藝說:「動人的旋律、令人振奮起舞的節奏,這些都是原住民音樂的特色,《瘋,原祭》除了讓觀眾覺得既熟悉又新鮮,在交響樂團、合唱團的編制下,它會產生更大的能量。演出屬於這塊土地的作品,才有流傳的價值。」

李哲藝肯定原住民古謠有其神聖性,他也很清楚不論任何形式的改編或再創作,都可能引來爭議或褒貶,面對自己第一部大型原住民合唱交響創作,他說:「對我們作曲的人來說,就是要發揮我們的想像力和音樂性,讓只有流傳千年在部落的傳統古謠原音,能夠更廣為人知,繼續被傳唱下去,否則,隨著時光消逝,就會失傳;身為創作人,一定要勇敢去做,不去做的話,永遠不會知道音樂的能量和未知的可能性。」

其中最具挑戰性是第四樂章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因歌謠具祭儀特性,通常是由長老領音,八位原民只有「嗚」和聲旋律,即興濃厚,沒有歌詞,李哲藝說自己汲取這一持續規律的即興,發展出合唱和管弦樂的和聲;屆時除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兒童合唱團、獨唱陳安妮以及穆福淳,將近兩百五十人的樂音和合唱,將原民千年傳統做現代全新感受。

台北愛樂合唱團合唱指導古育仲直言「八部合音」對合唱團是新的挑戰,團員要拿捏何時唱美聲技法?何時得模仿八部合音?還要保留原音的純粹,憑著感覺,有些「不切實際」;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鄭立彬則說:樂團將努力把作曲家想法詮釋完整。

台北愛樂此次也推薦了新生代音樂家黃思瑋登台指揮,演出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曲》,黃思瑋表示:「從創團第一年我就是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樂手,第一次在音樂廳指揮就能演出李斯特的作品,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將在同場挑戰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唐璜》,鄭立彬指出:「《唐璜》難度真的很高,它是職業交響樂團的必考曲目,我想用這個曲目來宣示,樂團的下一個十年,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會演出更多的交響樂巨作,而我們的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在歡慶十年有成之際,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更廣邀新作,徵求以「台北」為主題的作品,投稿者限制年齡為16歲以上至35歲以下,長度約十五分鐘,入選作品除了可拿獎金,也將由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在明年4月19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更多詳情請上台北愛樂官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