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老店創新 傳統中藥行也能文創經營

客家電視台/ 2016.02.13 00:00
【陳沿佐 賴冠諭 新北市】

曾獲得2014年新北市亮點商家的登義參藥行,已經成立了31年,幾年前第二代負責人,用符合現代人需求的經營模式,替家中事業進行大改造,近年來還不斷舉辦活動,讓小朋友透過實際接觸,認識傳統食補文化,希望傳統中藥產業變的更加容易親近了解。

一走進這間中藥行,中藥特有的香氣撲鼻而來,櫃台人員忙著整理藥材,乍看之下,和其它店家沒什麼太大不同,但細看架上各項產品,外觀多了一股設計感,像這項主打看得到藥材原型的養生茶包,推出後就迅速打進年輕市場。

參藥行老闆娘 曾麗玲:「我們有看,我們有統計,年輕人比較願意走進來,他比較會想要進來看這樣,一間店我看除了硬體也很重要,你一間店要是黑黑暗暗,他進來也會覺得自己沒面子啊。」

過去常見用一張紙,分裝藥材的包裝方式,現在也改成利於保存的真空包裝,讓生活步調快速的現代人,購買時隨時就能一拿就走,幾年前大學念管理畢業的中藥行第二代吳孟龍兩兄弟,開始著手讓家中事業改頭換面。

參藥行第二代 吳孟龍:「我覺得最基礎,也是最必要的可能是包裝,如果講到他現在有點像返璞歸真,我們看到藥材的形狀,它的樣子都是非常好看的,那我們如何透過包裝,把這樣的特色彰顯出來,那或者是更有文化感的包裝。」

參藥行老闆娘 曾麗玲:「做一做也覺得,這樣怎麼可以用我這樣的年齡層,這樣的東西可以嗎?後來我們這邊有工讀生,我們都叫他們看,他們年輕人的角度才會準啦。」

儘管強調,想法必須跟上社會腳步,但像是是炒製藥材,還是堅持最傳統的手法,相傳數千年的中藥文化,傳統其實也是最大的包袱,年輕人不熟不懂,也不知能從何學起,業者就透過舉辦活動,讓小朋友從小就能認識,原來中藥文化就在我們身邊。

參藥行第二代 吳孟龍:「就是把這種文化,如何透過現代化的方式,或是現代的語言,讓年輕人,尤其是25到35歲之間的這種青壯年的人更能認識這個產業,了解這個產業知道怎麼使用,進而消費或者是了解到,這些漢藥對他們生活的幫助。」

在調整經營模式後,年輕族群市場至少增加了2成,也成為同業爭相觀摩的對象,成立了31年的中藥行,說老不老說新也不新,正值打拚的壯年期,兩代同心協力發揮所長,也讓看似變化有限的傳統產業,看見轉型新契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