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建築小宇宙 交大建築所2/23起展出「太空漂流指南」年度建築展

大成報/ 2017.02.22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將於2/23至3/20在交大藝文中心B1舉行年度建築展,今(106)年策展主題為「太空漂流指南」,將建築創作比喻成開放宇宙中的7個星球,透過不同展區的規劃,演繹建築設計的多種樣貌。展覽為吸引一般大眾前來觀展,也運用了許多創意巧思,如在HH312c展區「啟航」中,民眾可乘坐游泳圈,以更貼切的方式觀看作品,感受漂流於汪洋中的奇幻體驗。歡迎各界化身宇航員,漫步交大的建築小宇宙!

交大建築所表示,該所成立於2000年,設有建築設計、數位設計及學士後三組,獨特的組成使得交大建築所專擅建築數位領域探索創新、當代建築設計理論實踐以及跨領域整合;每年3月份都會舉行為期約1個月的交大建築展,作為每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全所作品回顧,並以此作為與大眾溝通的平台,讓民眾能從更親切的角度來瞭解建築設計。

這次交大建築所將建築創作比擬在開放宇宙中的移動,「太空漂流指南」2017建築展,網羅了建築所全所設計課的作品,每門 Studio 都是一顆顆獨立星球,此時此刻的建築創作不標榜無懼的英雄冒險,而是專注地看待面對外在條件衝突下,創作者本身的自我掙扎和價值判斷。

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與未知想像和目標物的來回映射,創作者的意念迥然多樣,相較以往直接的作品呈現,此次展覽企圖以太空敘事使觀者能更了解題目意義和作品背後的價值、創作方法和想像。

█「太空漂流指南」展場簡介

展場共分為7個展區,包含「CL312c 分散的集中」、「H108a 方法之必要」、「H205d 機械手臂之資訊揭露計畫」、「HH312c 啟航」、「L454c 口述歷史博物館」、「LH108e 空間的分類」以及「SC109m 基隆北濱海岸改造計畫」。

每個展區規劃了不同的觀展方式,在不同材質所包覆的展區中,參觀者可以在高腳椅上、地面上甚至是游泳圈上觀賞建築作品。與作品接觸的不同方式,以及展場中各個展區依據各個題目所聯繫的故事串聯,參觀者得以用另一種故事閱讀的方式接觸了解建築設計領域。

█L454c展區口述歷史博物館

啟程,作為長途旅行的行前準備,組成小組,我們試著規畫了一場為期十天的星際旅行,討論關於如何穿越九個星系,關於如何述說一段歷史。隨著穿越的方式不同、速度不同抑或穿行的姿勢不同,九個星系在窗外呈現了不同的面貌,而相同的是,隨著這些面貌的呈現,我們開始拼湊認知何謂太空。

一棟歷史建築將要成為關於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楊牧及王文興等六位臺灣文學大師的口述歷史博物館,是全所的同學們共同針對這個題目所提出的各種方案。

█HH312c展區 啟航

作為一個包覆身體的物件,厚實的太空衣限制了手腳的彎曲程度抑或視野,進而提醒了何謂身體的尺度,以及認知其為維繫生存的實用性和生活空間構成互相約束的結果。進而,我們帶著一個生命體(櫻桃樹或德國狼犬或藍灰海獺或其他)和一個無生命的物體(機械手錶或鏡子或《白鯨記》或其他)航行在HH312c的廣漠海洋,理解與生命體與無機物的交流方式。

HH312c是在經歷了一趟太空旅行後所降落的一片廣袤的海洋,旅行者與陪伴其旅程的一個無生物及一個生物,開始在這片海洋上創造他們的生活空間。

█CL312c展區 分散的集中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當美國正午的時候,在法國正是夕陽西下時。只要能夠在一分鐘之內趕到法國就可以看到落日。不幸的是法國太遠了。可是在那小小的行星上面,你只要把椅子挪移幾步就夠了。」

我們試著在小行星B 612 上,沿著日出日落的方向,空出一條環繞星球的步道,步道分割小行星的南北各被建成了六個不同的小屋,讓居住的人可以共同在步道上欣賞日出日落,於是,源於小行星的特質、十二個居住的想像,B 612被形塑成了不同的樣貌。

在CL312c呈現了十二種不同的集合住宅形式,這是由十二個設計者在面對百戶的複數家庭共居的十二種想像。

█LH108e展區 空間的分類

有人說人的個性可以用星座分類,說是千年觀察與測試的結果,於是我們對星球亦開始了一連串的測試,試圖分類星球的個性。我們投下了各種物件,冷熱不同,狀態各異,亦使用不同方法與之接觸。大多數時候,回應測試,星球時而泛起波紋,時而激烈擠壓著地殼,記錄下反映的變化,我們理解了如何與之互動,更進一步,理解我們建構的星球,抑或如何建構星球。

五行是華人文化中的一套動態系統理論,它能歸納事物的屬性,也能演繹事物之間動態關係;在LH108e討論的是如何藉由五行來分類的空間,以及藉由其循環來創造一種住宅的原型。

█H108a展區 方法之必要

透過漫長的漫遊與體驗,我們知曉了行星如何形成,進一步我們嘗試建構一顆星球。我們調整了物質的成分組成、改變了爆炸形成的方式,甚至試圖壓出一顆星球。透過不同的方式創造的太空,同時開拓了我們對於太空的認知,以及建構生活環境的另一種方式。

設計的方法學,決定了設計的核心價值;在H108a中所關注的是每個設計者如何創造各自的一套設計方法。

█SC109m展區 基隆北濱海岸改造計畫

生活體驗並非描述星球本身的樣貌,而是生活者與星球交互關係的具體化。於是,我們的生活體驗可以是一本書、一封信、一個每天要泡澡的浴缸、每日經過的長廊、深深的海底或是漂浮的身體。進而,遠在異星的我們,用一段人類不懂的文字、一種傳遞訊息的方法、一方水池、一條穿越星球的走道、黑暗的星球縫隙或是失重的裝置,企圖重現我們與居住星球的生活體驗。

所有不斷變動的地景元素是緊密連結而彼此關聯的,它們從不獨立存在,構成SC109m的是設計者以基隆外木山海岸的整體地景涵構來尋求一個新的設施、景觀及建築設計的可能性。

█H205d展區 機械手臂之資訊揭露計畫

蒼蠅眼中的世界比我們快得多,藉以逃過追擊,鯊魚擁有黑白的世界,卻更能看見深海中的細節。由此我們知曉了,雙眼基於我們的生活方式,將世界轉譯成了與其相襯的樣子。然而對於太空充滿好奇的我們,試圖戴上不同的濾鏡,消除物體、增加顏色、改變速度或是跳脫太空回顧,無關乎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我們試圖從「與其他生活方式相襯的樣子」進而理解異星的生活方式。

藉由機械手臂的動作,以及隱藏於動作之中需借助VR裝置才能獲知的虛擬資訊,進入H205d就如展開一場多層次隱性資訊的揭露之旅。

(圖/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將於2/23至3/20在交大藝文中心B1舉行年度建築展「太空漂流指南」,參展學生與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等人以太空漂流的逗趣情境,歡迎民眾前來體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