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洪秀柱要搞革命?(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6.12.01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要將原國民黨黨產中央投資公司和欣裕台公司156億黨產充公收歸國有,惹惱了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大怒直喊著「要逼我們革命嗎?」我想洪秀柱一定是叫著玩的、叫爽就好、可別真的搞革命啊!否則洪秀柱就又要鬧國際大笑話了。

洪秀柱第一個大笑話是環顧全球古今中外還沒有為自己私利搞革命成功的,大家革命都是為人民、為農工、為弱勢、為正義公理而戰,還沒看過為自家一小撮人的私利而革命,洪秀柱若為保全自家不當黨產而革命,而不當黨產就只關係到少數幾位國民黨高層領導人之私人權利,與絕大多數的黨員毫無關係,試問洪秀柱還未擔任黨主席之前也幹了很久的副主席還兼一段時間的秘書長,那時洪秀柱知道啥是黨產嗎?國民黨在全球一共有多少黨產嗎?恐怕已幹了快一年黨主席的洪秀柱都尚未完全知曉,所以為保全不公不義的黨產搞革命只關乎十數人之少數利益,如何喚取社會大眾之公義意識,若無社會大眾真心相挺就像陳勝吳廣幾天內就被消滅了;156億元對吾人或對很多社會大眾是從未見過的大錢,對中國國民黨來講則是小錢了,國民黨在海內外還有太多倍的156億元了,若為「區區」156億元的不公不義黨產而勞師動眾、大動干戈、恐怕在國民黨內都難以得到多數黨員的支持,屆時洪秀柱後面只有小貓老貓兩三隻,豈不鬧國際大笑話;若洪秀柱真想搞革命則吾人真心誠意建議洪大主席就來革國民黨的命,親簽一張「捐贈公告」昭告天下將海內外所有國民黨黨產全部捐給中華民國政府,國民黨從此無產一身輕、像孫總理搞革命時一樣到處化緣募款籌軍餉;屆時國民黨必將像浴火鳳凰浴火重生,置於死地而後生、置於亡地而後存,若國民黨還一天到晚為護不公不義黨產而到處抗爭、到處擾亂社會治安,製造社會紛亂,必將再引起台灣人民之不滿,對國民黨的振興再造有害無益,所以洪大主席應勇敢起來革國民黨的命,大力改造國民黨。

其次以當前局勢觀之,全台灣最可能響應洪秀柱起來革命造反的應是黃復興那群老弱殘兵,這些被人民解放軍追殺亡命台灣藏命的老弱殘兵躲在台灣偏安享受安逸舒適歡樂七十年,距老家中國日遠、距新家天國日近,叫他們來搞革命可能已力不從心(台灣話說「心長命短」),也不近人道,他們有些人壽衣都準備好了還叫他們穿征衣,真是豈有此理;而且很多退將都已搖身一變成億萬富翁住上億豪宅,叫他們去搞革命讓住家豪宅頓成砲灰,讓上億富豪變成土豪任人宰殺(像毛澤東當年殺土豪一樣),這些退將好不容易「眾望所歸」等到蔣家父子魂歸西天方得大搖大擺夾著在台灣A到的巨款回中國大陸炫耀驕其宗族、投誠老共、更方能有幸飛到今上習近平座前聽訓;要是跟隨洪秀柱去搞革命則這些榮耀馬上隨風而逝,哪個兔崽子退將願放棄這些榮耀享樂呢?所以吾人相信這些軟骨退將亦會支持洪秀柱先革國民黨的命,先讓國民黨浴火重生再到中國爭享更多更大的榮寵;所以結論和上述一樣:先革國民黨的命較務實、較實事求是。

毛澤東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唱歌跳舞的歌舞昇平」,革命是轟轟烈烈山崩地裂劍拔弩張槍林彈雨的;不管請客吃飯、劍拔弩張、鎗林彈雨都是花錢的;大軍出動糧秣先行,這些都是大把金錢的展現,洪秀柱為保全不公不義的黨產私利而發動勞民傷財的不義革命能得大部份民眾支持嗎?能募到軍餉嗎?孫文當年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等多數人公義而革命都很難籌募軍餉了,武昌起義的革命軍和袁世凱議和談判時公庫僅剩一圓軍款,為公義而革命都如此難募款那為私利而革命要如何有充足的募款呢?難道要去向中共籌募或向中共無息借款嗎?

所以兵要以義動不可以利動,以私利而動兵不可能受到人民或世人之支持,若以公義而動兵則「簞食瓢飲以迎王師」、必是如毛澤東說的「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所以只要是義師出動幾乎是百戰百勝;毛澤東領導農工革命,和中下貧農與奴工一起吃大鍋飯、領相同零用錢,與農工兵同甘共苦,師以義動所以所向披靡,打得處處為非作歹的國民黨軍到處逃竄摧枯拉朽,不到三年就從東北打到海南,讓蔣介石夾著尾巴逃到台灣偏安孤島;太平天國也是一樣,洪秀全一開始也是兵以義動,領導廣西省農民奉主耶穌之名「反清復明」,不出幾年亦打到南京建立太平天國,可惜太平天國建國後就只顧安逸享樂,各天王相互猜忌互相攻伐,義師變成盜匪,最後被曾國藩領導的湘軍所滅,這就是義師變成不義之師的下場。

吾人相信洪秀柱是開玩笑的,區區156億台幣就要革命就太小看國民黨了,再乘十倍也無損於國民黨富可敵國的財霸,不過為國民黨的永續經營與國家的長治久安,吾人還是真心誠意的建議洪大主席好好革一次國民黨的命,把海內外不當黨產全數捐給中華民國,則國民黨必能浴火重生再揚威在台灣政壇的。(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