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讓「燒肉粽」永遠傳唱不止(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6.10.28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昨天是台灣本土味甚濃的民歌「燒肉粽」主唱人郭金發之告別式,至此郭金發之形體算是與我們永訣了,不過郭金發的歌聲尤其是他主唱的「燒肉粽」將永遠在台灣傳唱,就如蔡英文總統頒贈給他敬輓的「逢島傳聲」輓幛一樣永遠聲傳寶島台灣大地,永無休止符。

郭金發於1944年3月1日生於台北市大稻埕,是一家皮鞋師傅的兒子,卻在南台灣以一首台灣本土味甚濃的「賣肉粽」(後來改為燒肉粽)而聞名於全國,甚至第一位(時年21歲)因此被日本NHK邀請表演演唱台語歌曲的台灣歌星(他同時也是第一位進入國家音樂廳辦演唱會的台語歌星);在那個台語歌曲長期受到限制演出的威權統治時代,郭金發從不「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鴨霸」的獨裁政策,每天到處不停的演唱他的台語歌曲,他那獨樹一格渾厚的歌聲非常動人心弦的唱出台語味道的歌曲,令人回味無窮。

將經國執政末期台灣民主運動大幅發展,郭金發亦不落人後的投入台灣民主運動,和余天一樣用自己的唱歌專業大聲唱出台灣人的心聲,他的這種強烈本土意識也影響到他的小孩,他的二兒子郭建男學成後就投入本土大企業家張榮發經營的長榮航空當機師(可惜於38歲癌歿);他的三兒子(么子)郭建盟也追隨他的步伐投入台灣民主運動,先後在國會擔任十多年助理及陳菊市長辦公室副主任,並於2004年以台聯黨員身份當選高雄市議員,本屆高雄縣市合併後又以民進黨員身份當選市議員,在郭金發的鼓勵指導下努力為高雄市民喉舌、服務高雄市民,風評極佳。

郭金發除了努力投身台灣民主運動外,對台灣公益活動亦極熱心,他此次魂斷舞台就是參加高雄市鳳山區衛武營敬老晚會做公益表演,想不到最後也在舞台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他所唱的最後一首曲子正是他最拿手最動人心弦的「燒肉粽」,這也算郭金發盡心盡力盡業賣命的演出,最後真是獻身舞台猶如將軍獻身沙場一樣光榮一樣偉大,雖令人不捨卻也榮耀滿身。他的公益活動還包括在2010年為地球公民協會創作一曲「保護地球」而募款,對保護地球之公益工作盡了藝人之神聖使命,余希望全台灣人民能多傳唱「保護地球」,為地球之環保工作略盡棉薄之力,絕不能讓郭金發之心血白流。

從早期國民黨政府強力的打壓到當前共產黨政府在中國大陸強力的杯葛,台灣的台語歌星很多人為了中國大陸超級廣大的市場而噤若寒蟬,但郭金發、余天等台語巨星不但無時無地繼續傳唱台語歌曲還投身台灣民主運動,為台灣人民及下一代之福祉流血流汗,郭金發的下一代郭建盟還將老爸的民主運動發揚光大,如今郭金發的民主工作總算後繼有人、家傳不輟,殊堪告慰郭金發先生在天之靈了。

郭金發唱紅的台語歌曲很多,除了膾炙人口的「燒肉粽」外還有「黃昏再會」、「行船的人」、「命運的鎖鏈」、「台灣望春風」、「故鄉的月」、「基隆山之戀」、「港都夜雨」、「可愛的馬」、「寶島好男兒」----等等很多很多,都是很鄉土很本土的台灣歌曲,經過三四十年無休無止的傳唱到台灣各大街小巷,經過風吹雨打不停地淬煉、這些台語老歌都已昇華為台灣民謠了,在未來上百年千年的歲月中這些民謠將不停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傳唱不止,蔚為台灣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內涵,譬如本文主題的「燒肉粽」原係發表於1949年國民黨蔣幫集團逃到台灣那年,也是台灣人民有史以來最大的人禍災難「二二八事件」蒙難後二年,台灣人民不但要力抗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之民不聊生、還要堅忍蔣介石殺人魔王的殘暴無道的水深火熱之煎熬,所以才會在災難危難之環境中寫出這種悲情哀怨的民歌以充分反映當時台灣人民生活困頓之情況;這首歌曲從「自悲自嘆歹命人」開始,敘述當時一位家境清寒的年輕人,學校畢業後因沒有連震東這種接收大員之庇蔭也沒有外省權貴之依靠,即找不到工作也沒本錢做生意,只好暫時挑著竹籃(後來是進步到推著腳踏車載著竹籃)來賣肉粽,這完全唱出當時台灣社會底層民眾生活之辛酸與苦難;這首歌原有一位主唱人,惟後來在郭金發接著主唱後(大約歌曲發表之十年後)竟然聲名大噪大紅大紫,此乃郭金發低沉渾厚之嗓音把歌曲之苦難音意詮釋得淋漓盡致一絲不苟,引發台灣人民很大很強的共鳴,所以郭金發成功地唱過「燒肉粽」後竟無人能取而代之,無人能唱出他的那種韻味了。

最傳奇的是2006年在卡達杜哈舉行的亞運會上大會當局選用「燒肉粽」為中華成棒代表隊加油,一時之間整個球場響起「燒肉粽」大合唱,嘹亮的歌聲震嚇到球場上許多外國觀眾,也震撼國內電視機前的觀眾,更振奮整個中華成棒代表隊軍心澎湃洶湧;那場球賽獲得金牌的當然是中華代表隊-同時也獲得本屆杜哈亞運「最佳運動團隊獎」,這是郭金發演唱的台灣民歌隔海激勵了台灣子弟中華健兒之鬥志與戰力,這是台灣歌曲進入台灣人心靈後所爆發的競爭力,所以我們一定要讓「燒肉粽」不停地傳唱不止。(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