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朱立倫捨本逐末!【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4.12.18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朱立倫雖然在競選連任新北市長差一點就「陰溝裡翻船」,不過慘勝也是勝、只是勝得比較難看而已;雖然勝得難看但在國民黨歷史性的大慘敗中還算是一枝獨秀了,整個國民黨被民進黨和公民社會聯合起來五雷轟頂,轟得天旋地轉、轟得頭暈眼花、轟得七葷八素、轟得胡說八道-所有的領導同志都在胡說八道,這當然也包括一枝獨秀的朱立倫領導同志在內。朱立倫最胡說八道的莫過於他一宣佈要競選黨主席(其實是競選「代理黨主席」)就拋出要修憲改「內閣制」,國民黨已輸到脫褲子,朱立倫卻高喊著要做一套燕尾服,不知要穿到哪裡去「遛鳥」,朱立倫就是這麼不務實不老實不誠實面對他的選民和國民,就如六七年甚至七八年才能達陣完工的「三環三線」,他卻在上屆競選時就告訴新北市民「三環三線我能實現」,結果四年過去了、「三環三線甚麼也看不見、完全沒有實現」,他說要蓋三萬戶社會住宅結果四年內只蓋十八戶,他每做一點點東西就把它膨脹放大到整個新北市,這副德性和馬英九其實很像;2008年馬英九以「633」詐騙選票,2012年無法交代又厚顏無恥的說他四年前的政見是開八年的支票,現在八年的大限將屆,到時候再看馬統如何自圓其說;現在大家都說朱立倫其實與馬英九差不多,算是馬英九二世,都是不老實的政客;所以現在大家都說馬英九主席換成朱立倫主席,毛治國院長取代江宜樺院長,其他一切不變、這就證明國民黨的反省改革是改假的,換湯不換藥、外甥打燈籠(照舊)。

最荒唐的是國民黨現在有如廢墟一片、百廢待興,朱立倫都還未選上黨主席就喊著要修憲、改政體為內閣制,前面是滿佈荊棘卻想摘天邊的玫瑰,這不是異想天開嗎?修憲改政體是一個很浩大之政治工程,絕不是三兩年能完成的,國民黨現在面臨分崩離析的困局,當然應以改革黨務為重,即要先安內再攘外;國民黨現在首要之務就是要修改黨章第十七條讓「黨員擔任總統時為當然之黨主席」作廢,否則只要馬英九擔任總統依照黨章規定就是當然黨主席,朱立倫永遠是代理主席,馬英九隨時可收回黨主席寶座,斯時朱立倫還奢言談甚麼修憲改「內閣制」,若這條不修則任何在野黨黨主席都甭和朱立倫代主席談合作,因為只能合而不能作,這種「合作」有何意義?是故朱立倫首要之務就是修改自家的黨章第十七條當個堂堂正正的黨主席、不是「代主席」而已。俟當到真正的黨主席後就要拿出魄力將國人最詬病的黨產歸零,所有黨產捐還給國家,為台灣的轉型正義作出最大的貢獻,斯時國民黨人才能揚眉吐氣、揚首邁步於台灣社會之中,那麼朱立倫之聲望將可和蔡英文並駕齊驅,才可能在2020年再展開「英倫大戰」第二回合;如果黨產不能歸零,則朱立倫將成馬英九第二,馬英九現在民調滿意度只有7.8%,朱立倫再創新低可能就是7%甚至更低,難道朱立倫要比馬英九更不要臉嗎?所以趕快把不公不義的黨產捐還給國家,這是朱立倫揚名立萬留名青史的最佳良機。第三是儘快撤銷對王金平院長之黨籍訴訟案,此案很可能很快就會三審定讞,王金平勝訴之機率非常大,若能搶在最高法院三審定讞之前撤銷此案,王金平會記住這份人情,日後必然投桃報李,若等最高法院三審定讞,那朱立倫就真的變成「馬英九二世」了。第四是趁國民黨在國會還是絕對多數時趕快責成黨籍立委快速通過「政黨法」,讓各黨派能在公平公正的基準點上公開競爭,這也是朱立倫名留青史之良機,否則以現在情勢觀之,2016年民進黨不但可能贏得總統大選,連國會也可能變成多數黨,斯時民進黨一定會通過「政黨法」以改善目前國民黨獨霸的政黨競爭之惡劣環境,則朱立倫又是不折不扣的「馬英九二世」,名留青史的機會就泡湯了。第五是要處理掉黃復興黨部,這個黨部省籍情結太重,也很嚴重地以私害公,留著黃復興黨部只會加深省籍對立,不利於建立和諧社會、更使台灣社會增加亂源,所以應予撤銷,所有黨員同志全歸地方黨部加強服務照顧;行政院所屬的「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應予撤銷,所有退除役官兵之就學、就醫、就業、就養問題全移到相關部會業管,全國人民一律平等,不應再構築特殊特權機構為特殊階層族群服務。第六是國民黨百廢待興,既要改革就要從人事方面開始改革、從副主席和秘書長、副秘書長開始改組,馬英九留下「一班」的副主席也應該改組,這些都是馬英九主席的命運共同體,應該和馬英九為此次大敗選負共同連帶責任;還有各縣市黨部主任委員都應為敗選負責(各縣市黨部主任委員最好改為由黨員直選,用資加強地方經營之力道),同時要勵精圖治、積極整頓、振興黨魂、提振黨德、恢弘黨義,不要等大敗選再放送「國父紀念歌」,徒增慘敗之淒情、懷憂喪志,絕無助於國民黨之復興大業。

這是一個四十多年黨齡之小黨員肺腑之言,黨務要改革改善之處尚多,區區管見僅送請朱立倫代主席候選人卓參;至於修憲問題就以現行「雙首長制」架構微調可也。【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本篇為讀者投書來稿照登,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