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雙語學校國文老師扶志凌說,《一把青》是11年級的國文選修課程中白話文學的其中一篇文章,當初與科內老師討論課程進行方式時,適逢《一把青》電視劇播出,便決定將文學結合戲劇,讓學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這篇小說。這場文學與戲劇的美麗相遇在學生間引發一陣討論,也激發了學生對於這部戲的熱愛,不但寫下百篇讀後感,更自發性地拍攝了一部短劇獻給《一把青》,導演看完後很肯定學生的創意與心意,迫不及待地想跟劇中演員分享同學的創作,他期望同學們可以藉由對文學的喜愛與對生命的透徹認識,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11年級的黃鈺蓉在看完整部戲後,對十一大隊機工士官長-老鞏有著深刻的感覺,她說,老鞏代表著守護讓她很感動,因此也成為提筆寫信的對象,而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讓她在心中重溫整部戲劇,經過沉澱將澎湃的心情化做文字,成為一篇動人的文章。
在這場講座裡,曹瑞原除了分享拍攝心得之外,更解答了同學們對於這部戲的疑惑,11年級的許藝馨說,原本對這部戲沒有太大的興趣,但隨著劇情一集一集的走,跟著劇中人物一起經歷喜怒哀樂,從此便深深愛上《一把青》,這次從導演的分享中,除了認識整部戲的構思過程,也理解了導演選擇《一把青》來改編的原因,對於文學與影像結合的活化課程,許藝馨說,這樣的課程不但讓白話文學內的人物形象變得鮮明,更讓身在理組班的她也愛上了國文課呢!(圖說:對於學生拍攝的《一把青》短劇,曹瑞原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