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導引民眾透過藝術視角探尋科學的奧秘 科技部啟用「科普藝視界、數位話科學─科學迴廊」

大成報/ 2015.03.04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台北報導】

為導引民眾透過藝術視角探尋科學的奧秘,科技部「科普藝視界 數位話科學─科學迴廊」於4日在科技大樓1樓櫥窗正式啟用並舉行首映會。在科技部長任內提出活化櫥窗構想的副院長張善政表示,進入資訊時代,知識的影像化、數位化與網路化,使科學傳播的管道及範圍更趨多元寬廣。「科學迴廊」以液晶電視牆及透明電視為載體,並以視覺導向的概念策劃微型展,此創意為國內科普常設展的全新突破,不僅讓原本靜默的櫥窗以亮麗的姿態「活」了起來,也為科普教育的推廣開拓嶄新風貌。

科技部「科普藝視界 數位話科學─科學迴廊」啟用典禮,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應邀出席,與科技部長徐爵民及到場貴賓一同啟動櫥窗內12公尺長的不規則拼接電視牆,並播放〈巨人的眼睛─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多媒體動畫為首映會開場。

科技部長徐爵民表示,活化櫥窗計畫含展示載體建置及內容製播,集結包括大專校院專家學者、國家實驗研究院,以及本土文創、積體電路設計業者等產學研各界的資源與力量,由於展示環境及形式為國內公部門首例,規劃階段確實經過一番摸索,所幸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整個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徐部長並表示,科學迴廊注入創意概念及藝術思維,啟用後可望成為城市新亮點,未來將分不同主題展示與科技藝術、科普教育或科研成果相關的圖像、影音和實體展品,並搭配科普資訊QR code,讓觀者在驚豔科學之美的同時,也能從離線(offline)的展示場域,透過行動裝置線上(online)深度閱讀,一探科學堂奧。

科學迴廊展示載體由15面46吋液晶螢幕及1台65吋透明電視拼接而成,配置錯落有致、饒富動感及趣味,而透明電視搭配實體物件的展示方式則營造虛實相映的奇幻視覺。除了美感的考量外,在上下視線中心的規劃也儘量兼顧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不僅成人可站立觀看,小學生或坐輪椅的長者也能近距離欣賞。科技部表示,每一主題展動畫影片長度在3分鐘以上,先以橫跨15屏的片頭開場動畫營造震撼效果,再分主題看板、主題背景介紹、圖文輪播、科普影片/展覽專輯、實體展件5個區塊呈現展覽內容,並搭配音樂及影片旁白,讓路過的民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學迴廊原則上於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點至2點、下午4點至8點分兩個固定時段播映,未來1年將分4個檔期展出,每檔展期約3個月,每檔次5個主題,首檔自即日起展至6月初,除〈巨人的眼睛─福爾摩沙衛星二號〉開場片將觀眾視角拉高至891公里的高空,俯瞰地表形貌的萬種風情外,〈小宇宙 大驚奇─顯微世界〉、〈種子的秘密〉、〈湛藍驚艷─台灣海水魚類的多樣性與保育〉、〈原聲原影─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展演〉等4個主題精采動畫影片亦將接替播放,歡迎大小朋友經過櫥窗時放慢腳步或駐足觀賞,沈浸於絢麗的科普聲光饗宴中,一起體驗科普藝視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