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立雲科大學生尋找老戲院文化拼圖

大成報/ 2015.01.23 00:00
【大成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經歷了台灣電影最美好以及最慘澹的年代,老戲院是台灣電影史的一個縮影,它是一段段寶貴的台灣故事,也是許多人記憶中特別的生命回憶。

為了保存記錄珍貴的戲院文化,國立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所學生沈雋杰、李政翰、 陳怡 君、陳柏元、謝堉為,共同組成調查記錄團隊,參與雲科大校園夢想資助計畫。從雲林出發,透過老戲院故事的田野訪談蒐集,與720環景影像建置技術的運用,記錄老戲院文化風華。

膠捲猶如一乘載時空與情感的時光膠囊,記錄了時代的喜怒哀樂、榮景憂愁;電影又如生活的光影投射,上演著世間的酸甜苦辣,而戲院便是收納這些珍貴情感與點滴記憶的時光寶盒。

展開斗六戲院文化的歷史光譜,自日治時期日人將西方世界的科技與休閒文化帶入開始,昭和9年(西元1934年),斗六第一座戲院「世界座」(戰後更名為「大觀戲院」)於斗六圓環在眾所矚目下成立。隨著戲院逐漸成為當時代人們重要的生活休閒場所,「國際戲院」、「遠東戲院」、「孔雀戲院」(先後陸續更名為光華/萬龍戲院)、鎮南戲院便先後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再至後期「雙子星戲院」,「中華影城」的出現,歷經影音科技突破性的發展,人們的娛樂型態又再一次進入了新的階段。

雙子星舊稱斗六門戲院,位於火車站附近的斗六門商業大樓內,斗六門商業大樓創辦人 林如珪 先生,以經營油行起家,後來投資興建斗六門商業大樓,於民國70年開張,內部有百貨、餐廳、舞廳、電影院等設施,是當時斗六最高的建築物,也是最熱鬧的所在。當遠東及萬龍戲院結束經營後,雙子星一度成為斗六唯一的戲院,最鼎盛時期曾有三個放映廳,分別是七樓的金座、六樓的銀座、以及三樓的星座。直到後來中華影城的成立,以及盜版電影氾濫的影響,雙子星才改為放映二輪電影,顧客也逐年減少。2009年,戲院放映師兼畫師的 王剛毅 先生接手經營後,生意曾一度好轉,到了民國2012年,才因產權問題而結束營業。後續雖曾有幾次的保存運動,然而仍無法留下雙子星戲院。

隨著雙子星戲院的謝幕,斗六最後一座的二輪膠捲戲院,便成為了斗六歷史洪流下的回憶。2013年,由斗六人及雲科大文資系學生組成的團隊,已從雙子星戲院中搶救出捲片機、廣告機、手繪電影看板、文物、文件資料等,並為雙子星進行了影像紀錄,而這次搶救行動,就此成為了後續戲院紀錄的契因。

搶救團隊李政翰、陳柏元、沈雋杰等人表示,從雙子星文物搶救過程中,看見曾經紀載著關鍵歷史資訊的文件、照片,以及寶貴的電影手繪畫版、放映機台,若未能及時搶救,差一步就會成為垃圾場中的殘破物件,因此深刻地意識到這片土地上正有許多寶貴的文化記憶正在消逝,因此因緣而生,與組成「真正有影文創團隊」陸續舉辦了講座、文物展、照片展活動期待喚起各界關注,並於2014年一同參與了由雲科大指導的「YunTech校園夢想資助計畫」,期待有更多的寶貴文化讓人看見。

目前已有成立「夢遊雲影-雲嘉老戲院全紀錄」網路平台,不定時發布電影與戲院文化資訊,分享驚喜發現,未來將會於斗六市舉辦紀錄成果展與系列講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