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攻互聯網+工業4.0 郭台銘擘劃藍圖

中央商情網/ 2015.05.24 00:00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5年5月24日電)鴻海(2317)集團積極轉型,董事長郭台銘擘劃「互聯網+」4大重點,以及率先實現「工業4.0」藍圖,規劃內部「富支付」薪酬機制,激勵員工創新轉型。

郭台銘日前對集團內部員工和幹部講話,談及次集團和事業群因應「互聯網+」與「工業4.0」時代下的轉型作為。

郭台銘指出,鴻海集團要掌握移動互聯時代趨勢,積極布局「互聯網+」產業鏈,快步實現「工業4.0」。他還有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鴻海集團的工廠可以機器人製作機器人。

郭台銘說,集團以往在製造上取得一定成績,但是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若繼續停留在過去的製造水準和製造思維,「所做的事情就是石器時代的事情」。所有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對於「互聯網+」,郭台銘認為,「互聯網+」就是未來知識社會與資訊技術推動下,互聯網新的演進與發展形態。

郭台銘指出,在資訊化時代的資訊處理技術產業生態建構過程中,互聯網是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串聯雲端儲存,將資訊用網路傳送,歸納就是「資訊處理、雲端儲存、網路傳送」。

若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再加上「內容創作」,就是「互聯網+」。

郭台銘指出,鴻海集團強調的工作、教育、娛樂、家庭社交、安全、健康醫療、財產交易採購、環保交通等八大生活,就是鴻海集團的「互聯網+」。

鴻海集團的「互聯網+」有4大重點,包括內容創造、資訊處理、雲端儲存和網路傳送。未來鴻海集團所有的生產資訊都將傳上雲端。

「互聯網+」結合鴻海集團八大生活之一的「工作生活」,就是郭台銘念茲在茲的「工業4.0」時代。

面對「工業4.0」時代,郭台銘表示,集團要朝向智慧製造轉型,要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說明設計、製造市場和客戶想要的產品,「我們必須變得更有創意」。

展望「工業4.0」時代轉型之路,郭台銘認為,鴻海富士康集團是中國大陸最有希望率先實現工業4.0的企業。集團加強創新努力轉型,要把「e貿-技-工-工」的第4個「工」字,用自動化智慧設備取代。

鴻海集團面對工業4.0的核心,是物物相連、全程可控、減員增效,所有數據放上雲端,讓所有東西即時監控。

郭台銘以電動車為例,未來可在電動車的底盤裝上4到6個電子感應元件,藉此收集各種數據,未來若能在中國大陸數百個城市的電動車搭載相關裝置,就可收集電動車的各種數據,是車輛馬達、電池、車燈等設計的重要參考。

更進一步,若相關電動車資訊可被傳送到雲端,自動駕駛可望成型。

為激勵內部員工創新轉型,郭台銘也設想出變革的薪資機制,例如員工只要不超過當月薪水,可通過集團的「富支付」提前消費。沒有使用的薪資存放在「富支付」,公司可支付員工利息。

另外在公司服務年資久的員工,可建立一個「信用值」,透過「信用值」買車買房。員工年資也可設想與新思維的接受程度掛鉤,也可與員工個人未來的工作成果成正比。

整體觀察,鴻海集團不僅生產、製造、研發,還要發展成為客戶提供硬體製造到軟體整合等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的科技服務公司,積極朝向雲(雲端運算)、移(移動終端)、物(物聯網)、大(大數據)、智(智慧生活)、網(智慧工作網路)布局轉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