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漁民包袱巾 記錄昔日討海歲月

中央社/ 2015.10.31 00:00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31日電)「包袱仔款款,來去行船、出港討海啊!」,早年宜蘭南方澳漁民在出海作業時,大多使用大漁旗當包袱巾,打包行李;但隨時代演進,這種物品如今已經罕見,成為漁村歷史記憶。

拎著一袋包袱巾包著的物品,放在桌上一攤開,牙刷、藥品、換洗衣褲散落一桌。這是今年已經72歲的船長洪武軍珍藏多年的跑船物品。

已經82歲的老船長江錫鈴雖然不跑船已經很久了,但他至今依舊保留40多年、顏色依舊艷麗的袱巾包,對當年海上記憶依舊清晰。

洪武軍說,早期物資缺乏時,南方澳漁民都會利用大漁旗當成包袱巾,包著一些生活常用品、藥物出海作業。

什麼是大漁旗呢?就是一般新漁船在下水這種重大喜事時,船主的親朋好友通常致贈由棉布製成、純手工的大漁旗,寫上「祝大漁」、「祝滿載」等吉祥話,祝賀滿載而歸。色彩鮮艷的旗子掛在船上隨風飄揚,十分壯觀。掛得越多,船主越有面子。

船主在那時也會在船上撒放包子,與人分享喜氣,民眾在岸上都會倒持著雨傘,爭相承接,成為漁村特有景觀,這種儀式至今仍然保有。

不過,昔日在儀式結束之後,漁民為了愛物惜物、善用資源,都會把各種顏色大漁旗取下再利用,當做出港的包袱巾,那時在漁村小路若見到許多漁民揹著它走往漁船上,就知道他們要準備出港了。

這些包袱巾在過去除了讓漁民攜帶換洗衣物上船使用外,日常生活也有很多用途,例如有的學童拿它來當書包,有的婦女把它改製成嬰兒背巾,要去外地的漁民或親友也把它當作行李使用,可用手拎著、也可背在肩上或綁在腰間;如果裝的物品很多,還可拿根扁擔,擔在肩上使用。

隨著時代進步、漁船的噸位越來越大、船內的置物空間增加,如今漁民們都已經將海上必備物品放在船上,不需要在每趟出海時都用包袱巾;就算需要帶行李,也多數利用環保袋,甚至花錢購買背包。

此外,昔日以用糯米糊繪製成的大漁旗,後來隨著印製技術的進步、機器生產的旗幟加工便宜,一些老師傅逐漸收山式微。漁民後來雖然在新船下水時,仍掛有現代印製的大漁旗習俗,但在顏色上已經不如傳統大漁旗豐富、多樣或是醒目鮮豔。

為了重現早期漁村風貌,宜蘭縣非營利組織聯盟日前還委託設計師,以大海深藍色的意象,復古推出「討海人的包袱巾」。

包袱巾這種簡單的一塊布料,在過去對討海人來說,盛裝著家人滿滿的祝福; 如今也象徵漁民漂泊不羈的豪放性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