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媒體羶腥色 政府大眾皆有責

中央社/ 2014.02.22 00:00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2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路版的一篇報導指出台灣媒體羶腥色,欠缺國際觀,學者認為外媒客觀指出台灣媒體現象,不只媒體,社會閱聽大眾和政策傳播政策都要負起一定的責任。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網路版,20日刊登曾在台灣工作的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報導有關台灣媒體現象的長篇專文,內容指出台灣民眾受夠猥褻、圍堵式的報導,從外人來看,過去幾個月全台只有黃色小鴨和吳憶樺的消息,台媒內向發展,對國際事務缺乏興趣。

一位在台的美國人也在網站留言指出認同文章所提的看法,並表示他認識的台灣年輕一代都非常西化,對世界很好奇,英文程度好,能接收各國新聞,但誠如文章所指台灣媒體報導竟都是些腦殘式新聞,真的很可惜。台灣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很好的國家,但媒體卻是他在台灣生活中最不喜歡的一部分,非常遺憾。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認為外媒提出的意見並非是批評,而是客觀的指出台灣媒體現象。

賴祥蔚指出,媒體總會說不做國際新聞是因為民眾不愛看,但他認為這只是媒體為了省錢、省時而只報導小島內的事情,窄化了閱聽眾的視野,事實上,媒體若用心,願意投入資源,一樣可以把國際新聞做得有趣,吸引點閱和收視。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表示,外國媒體批評台灣媒體現象不是第一次,其中還有稱台灣媒體表現是瘋狗,從西方、歐美的專業倫理來看,確實會覺得台灣媒體很多作法不可思議,當中有些批評可能不了解台灣媒體脈絡,「不過站在台灣媒體的一分子來看,這些批評都應該要做為借鏡」。

胡元輝也指出,台灣不是沒有媒體報導國際新聞,包括中央通訊社、公共電視和TVBS等媒體,都投注相當資源報導國際新聞,但在台灣媒體整體比例上,報導國際新聞仍然偏少,且選材也有所侷限。

他認為,「少數媒體的努力要肯定,但也希望其他媒體意識到嚴重性」,否則只會變成每當有批評就一陣風反省,卻沒有實質解決問題。

不過,胡元輝表示,這些問題的責任並不全在媒體工作者身上,包括政府傳播政策、社會閱聽大眾也都要負起一定的責任,「會構成媒體表現的不堪是整體社會生病,都是共犯,必須每一個單位都覺得在媒體問題上負有責任才能解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