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軍軍官屢傳因退場機制不足,而以佯裝心理疾病的方式退伍,洪慈庸下午在立法院舉行「常備軍官士官退場機制」公聽會,探討國軍是否能規劃適當退場機制,讓不適應及志向不合的國軍軍士官,能以合理方式退役。
洪慈庸說,國防部等單位自然應該重視,這樣的現象是否和「軍旅工作壓力過大」、「軍官人數不足」有關?更應積極研議對策,真正去改善軍中的環境,而不是單靠「待遇」來試圖提升青年投入軍旅的意願。
洪慈庸表示,針對進入軍隊環境之後,「不適應」或「志向不合」的士官,也應為其規劃適當的退場機制,進一步也避免部分不適任的常備軍士官,為了退役不得已必須「裝病」的事件再度發生。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胡博硯表示,參照德國案例,可藉由賠償任官前訓練費用,讓這些官兵離開。開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李麒說,軍校畢業後,有些軍士官下部隊後才發現志趣不合,應比照警察大學,畢業後若不想擔任警官,能夠賠償方式離開。
國防部資源司人力資源處處長傅政榮表示,在陸海空軍軍士官服役條例中已有規範,「因其他事故」可停役,如今年2月台南強震時,就有許多受災戶適用此條例;他也說,未來會到各營區多加宣導,不是只有因傷病或是被記2大過才能停役。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曾冬勝則說,社會上「詐病」率達9.1%,但經過精神科醫生判斷,相信國軍內比例會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