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說,媽媽尤其喜歡講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筧橋機場擊落日機的英勇事蹟,「這是最鮮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畢生難忘」;媽媽加入中國國民黨75年,這是她晚年最津津樂道的事。
馬總統的母親秦厚修2日病逝台北萬芳醫院,享壽94歲;5日清晨舉行簡單家祭,處理後事。明天是母親節,馬總統上午在臉書(Facebook)以「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悼亡母厚修女士」一文追思母親。
他回顧當年父母都在九龍「荔園」遊樂場打工,媽媽當收費員,爸爸白天在家做饅頭,晚上到「荔園」去當茶房,奶奶在家照顧四個小孫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兩頓飯。
總統說,6歲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飯給上班的媽媽,媽媽不時典當外婆送她的首飾來貼補家用,全家生活相當拮据辛苦,但在亂世中全家人能夠團聚,已經相當幸運。
等了1年多,全家總算在民國40年10月來到台灣,先借住在桃園,半年後搬到台北市萬華,在一個拼湊的大雜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小妹也在此出生」。
「媽媽天性善良勤儉,伺候老奶奶相當體貼」,他說,兩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媽意見不和,奶奶還常站在媳婦這一邊。
總統也說,媽媽賢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5個幼兒;白天上班,晚上有時還要兼課、做飯,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媽媽因此燒得一手好菜,很受歡迎。還有不少人專程來吃她拿手的紅燒辣羊肉。
媽媽也會織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縫紉機,就是她貼補家用的利器。他說,「我們姊弟妹念小學、中學的制服,很多是媽媽親手做的」。
當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媽媽能燒菜、做衣服、織毛衣,節省了不少支出。總統說,他初中一年級暑假,參加童子軍露營,學會了做紅燒茄子,回家後做給媽媽吃,她看到13歲的兒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媽媽,開心極了,「也因為媽媽會做菜,我的四個姊妹不但能做菜,還會做整桌酒席」。
總統也說,「媽媽非常孝順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媽媽當時幾乎每個週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飯。外公去世後,媽媽即使膝蓋受傷,不良於行,也要上墳祭拜。
他說,外婆當年留在湖南沒有來臺,民國69年,政府尚未開放大陸探親,媽媽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陸探親,只好要求旅居美國的大姊到長沙,探望30年不見的外婆和阿姨。
總統說,大姊回台灣,帶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外婆在民國72年過世,她們母女從民國38年一別,一生未再見面,外婆送的紀念品,媽媽一看就流淚,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們會把這件紀念品放在富德靈骨樓,永遠陪伴媽媽」。
他說,媽媽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小時候跟奶奶上西園路天主堂,常常領回麵粉、包穀粉等外國救濟品,「有一次我在大門口發現一位貧窮的老人在餿水桶中找東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訴媽媽」,她馬上裝一包香噴噴的包穀饅頭送給那位餓極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開心,也才懂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