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憑藉在太空磁譜儀(AMS)計畫中的卓越表現,獲選籌設亞洲監控中心。AMS亞洲監控中心已通過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證,7月1日加入全球輪值,執行監控作業。
AMS亞洲監控中心(POCC)設於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龍潭龍園研究園區,上午舉行啟用典禮,總統馬英九、國防部長高華柱、AMS計畫總主持人丁肇中、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NASA副署長葛斯登梅爾(William H. Gerstenmaier)等人出席。
葛斯登梅爾受邀致詞表示,「你們應該要驕傲(You should be very proud)」。AMS只是小工具,卻可以回答宇宙問題。
對於AMS亞洲監控中心落腳台灣,葛斯登梅爾說,他目睹台灣成為資料分析的一環,非常感謝台灣的貢獻,如果沒有台灣這一切都不可能,他要代表NASA向台灣感謝。
李遠哲強調,這是中科院的顯著貢獻。
丁肇中於會中進行簡報,說明基礎研究的原始動力是人類的好奇心,是技術和工業發展的原動力,基礎科學所帶動的技術成果,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
根據中科院資料顯示,第一期AMS-01計畫於1994年展開,並於1998年由發現者號(Discovery)太空梭搭載繞行地球10日驗證,初步結果顯示宇宙粒子數量與能量都超出預期,需要長期觀測。
第二期AMS-02計畫始於1999年,於2011年5月16日由奮進號(Endeavour)太空梭升空安裝部署在國際太空站上,進行為期20年的宇宙粒子偵測實驗任務。
台灣在AMS計畫過程中未缺席,參與單位有中科院、中研院、中央大學、成功大學、交通大學、國家太空中心、漢翔航空工業等,負責計畫六大系統中的電子系統研製,主要是將偵測器收集到的資料轉成電子信號,傳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