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大葉大學生資系梁志欽教授 木耳栽培技術獲專利

中央社/ 2017.03.30 00:00
大葉大學生資系梁志欽教授

木耳栽培技術獲專利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330 16:54:49)有感於菇類栽種需使用大量木屑,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生物資源學系教授梁志欽嘗試將菇類栽培產生的木屑廢料,回收後再利用。「用於木耳培養之栽培介質」近日取得發明專利,不僅更環保,每包太空包成本也可降低2元。

生物資源學系教授梁志欽指出,台灣菇類栽培主要的介質是木屑,保守估計每年菇類栽培會產生28萬5千公噸的廢木屑,相當可觀。專利「用於木耳培養之栽培介質」的培養基配方不僅能減少木屑使用,更可降低菇類栽木耳生產成本,預計每包太空包能節省2塊錢成本,以台灣目前每年生產3,300餘萬包木耳太空包來推算,每年至少可幫木耳栽培業者省下6,600萬元的成本。

梁志欽教授表示,研究計畫獲得農委會補助,研發過程以猴頭菇、秀珍菇、木耳、白精靈菇、柳松菇、珊瑚菇、杏鮑菇、鮑魚菇、黑珍珠菇9種菇類栽培後的廢木屑為實驗對象,經粉碎及乾燥後,進行木耳栽培試驗。接著篩選出栽種木耳生產效果較好的菇種廢木屑,組成不同配方的廢木屑菇類培養基進一步實驗,選出最適合栽種木耳的廢木屑比例配方,研究結果顯示杏鮑菇和鮑魚菇廢木屑的混合培養基,栽種木耳效果較佳。

梁志欽教授說,目前產業對菇類廢木屑的處理方式,一部份被有機肥業者回收當原料,或是被農民直接施用田間,發酵成為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但仍有部份廢料被直接棄置溪谷或山裡,或是以焚燒方式處理,造成環境與空氣污染。其實菇類栽培後的廢木屑,蛋白質含量比全新的木屑高,仍有利用價值,希望這項發明可以減少樹木砍伐與環境污染等問題,歡迎有興趣的廠商向他洽詢。

生資系大二生賴慶恩說,他家裡就是種木耳的,從小耳濡目染,原本念電子科,後來決定往生資領域發展,跟隨梁志欽老師做實驗的過程學到很多,也讓他對產業更了解。

訊息來源:大葉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104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