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hbl 國際音樂節 中信兄弟

人權館「客家義民中學政治案件」特展開幕 回望白恐 「畢業歌」追念五○年代受難歲月

中央社/ 2016.11.07 00:00
人權館「客家義民中學政治案件」特展開幕 回望白恐 「畢業歌」追念五○年代受難歲月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1107 15:45:48)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0/27日舉辦《打破暗暝見天光》新書發表會,收錄李登輝前總統、呂秀蓮前副總統、史明先生、鍾逸人先生、施明德先生等重量級人物,對於臺灣民主人權歷程的精彩談話內容。人權館籌備處透過專書緬懷臺灣民主運動的無名英雄,並藉由信念、體悟、追憶的哲思,引領國人接續實踐人權理念。

新書發表會27日下午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登場,新世代歌手嚴偉誌現場演唱《島嶼天光》、《海闊天空》等組曲,向臺灣民主道路上所有「打破暗暝見天光」的勇者們致敬。主編向陽、知名詩人趙天儀、作家季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共同出席,分享他們走過戒嚴體制、打破暗暝、迎向天光的人生經驗。

人權館籌備處副主任王信惠表示,籌備處連續舉辦「人權講堂系列講座」備受各界肯定,特別是吸引年輕學子認識臺灣的民主歷程,深化人權觀念,拓展國人的民主視野,「希望以史為鑑,年輕人帶著《打破暗暝見天光》這本書,來到景美、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體驗並反思白恐受難者前輩當年的人權被迫害歷程。」

新書主編向陽教授表示,這次收錄人權講堂學者群,多位都曾在臺灣民主運動中獻身改革,對臺灣人權發展深具貢獻,他特別感謝好友趙天儀、季季、施明德及其夫人的蒞臨出席。

向陽教授指出,「受邀講者的生命歷程,都因為和國家機器有過擦撞,人生破滅,遭到很大的損傷。」在他心裡,這些受難前輩即使黨派立場、意識形態主張、乃至於國家未來看法有所不同,「但都是我們土地上應該尊重珍惜、應該留存的記憶。」向陽希望這些威權年代的白恐記憶,能讓更多年輕人知曉了解,「年輕人不要懷恨,不要警惕,未來就是捍衛人權,讓臺灣不致成為恐怖島嶼的力量。」

白恐受難者、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致詞時指出,他從小就深深體會「臺灣人一定要結束被殖民者統治的宿命!」他呼籲政府應該全面開放政治檔案,「一五一十的開放,不要遮掩。」施明德先生特別打開書中,1970年泰源事件起義者江炳興、鄭金河、詹天增、謝東榮、陳良即將送去槍決前的照片,「這些就是當年我從檔案管理局手中搶過來的照片,這些人是英靈,不是叛亂者!」

小說家季季老師在書中談其前夫涉及「民主台灣聯盟案」秘辛,詩人趙天儀教授則回溯當年臺大哲學系事件的心境。季季老師表示,走過威權白恐歲月,無論是受難者或是受難者家屬,「那種恐怖、驚惶的歲月,每個人感受是一樣的。這本書紀錄了不同的受難心境,年輕朋友要去了解以前的歷史,為延續到今天的歷史找答案。」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表示,對新書有興趣民眾可於人權館籌備處兩園區、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及誠品網路書店等處購買。同時,11月7日週一晚上7時將舉辦新書座談會,主持人向陽,邀請來賓名作家季季、前主席施明德先生、臺灣文史學者陳芳明以及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先生擔任與談人,活動免費,座談會地點於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34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至善樓國際會議廳,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聽講參與討論。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3649.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