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感恩與啟程 楊秋忠院士分享心路歷程

中央社/ 2016.09.30 00:00
感恩與啟程 楊秋忠院士分享心路歷程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930 15:06:03)人不怕出生低,「有志者,事竟成」!一位成長於南投國姓鄉的農家子弟,如何成為土壤研究界享譽國際的學者及中研院院士。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楊秋忠講座教授,今年7月獲選中研院院士,為興大校內首位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教授,楊院士為興大傑出校友且生根任教興大三十餘年,師生對於興大培育出之傑出學者獲得國內最高學術機構院士的殊榮,倍感榮耀。9月26日上午研發處特別舉辦楊院士「感恩與啟航得獎演說暨慶祝茶會」,分享成功的心路歷程。

楊院士出身農村、關懷土地,畢業於興大植物系(1970年)、興大糧食作物研究所(現農藝研究所)(1973年),1980年返回母校任教,深耕土壤研究三十多年,為國內微生物肥料的創始及領航者,透過土壤微生物及酵素技術解決傳統農業生態的土壤疾病問題,發掘微生物新資源,存入國際菌種中心,命名新種屬共117株,為臺灣之冠,並首創有機廢棄物革命性的快速免堆肥技術,諸多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對農業有深遠貢獻。

興大校長薛富盛表示,楊院士樹立了非常多的典範,是典型跨領域的傑出學者,除了卓越的學術研究外,他也具有深厚的人文藝術涵養,所創作的滴管畫作,獲得許多藝術家高度的欣賞,並曾在國內多處舉辦展覽,他在研究與藝術上的創意、創新以及提攜後進的學者風範,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其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更令人佩服跟感動。

「行千里之路,勝讀萬卷書。智者一言渡,勝行千里路。」楊院士感恩一路來多位恩師的鼓勵與啟蒙,他在求學任教的過程並非一路順遂,但他遇到逆境並不怨天尤人,而是把它當作是成長的機會,抱著「吃虧就是吃補」的想法,認真無怨地盡心付出,最終皆獲貴人出手相助。

回顧歷程,他認為,在中研院植物所擔任助理研究員,以及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繞美一圈的實地考察經驗,讓他增廣見聞、培養自信。四個月的實地考察,他到過美國七個大學的著名教授研究室及美國農部總部圖書館實習,讓他體悟到多聽、多看、多讀的重要性,也因此增加了自信。

「堅強志遠」是他在遭遇逆境時,自我鼓勵的座右銘。他回憶,當年校內沒有升等制度,每次升等系主任就問他:「你對臺灣農業有什麼貢獻?」升等提了三次才過關,但他不氣餒。30多年前,他看到臺灣農地大量施用化肥及農業,深知未來一定會面臨土壤劣化與病蟲害增加的問題,因此提出微生物肥料的概念,當時學界也有許多人潑他冷水,認為微生物功能小不可能當成肥料,但他本著關懷土地的心將冷水轉為動能,至今微生物肥料已成為一個有管理法規的新興產業。

楊院士也在演講中分享了許多舊照片,包含求學時期的興大校園與惠蓀林場、大三結婚時同學送他的「冠軍」錦旗賀結婚冠軍、學成歸國家人的接機照等等,讓聽眾跟著楊院士的照片回到舊日時光。其中,有張投影片上頭用絹秀字體寫著「有志者,事竟成」、「學無止境」,那是1963年楊院士的國小及初中同學在畢冊上的贈言,楊院士說,這兩句話成為他求學時期的信念,而這位送他贈言的同學後來也成為他的妻子,夫妻鶼鰈情深表露無遺,引起大家會心一笑。

楊院士表示,未來的心願及計畫將朝三方面努力,一、持續為土壤與子孫請命,讓化學農用物質肥施用減半,提出和諧施肥架構,使農業永續經營;二、望「幫助土壤1萬年」,亞熱帶的土壤要增加穩定的有機質5%,需要十萬年以上,他希望能快速增加士壤穩定的有機質0.5%,即「幫助土壤1萬年」;三、農產品食安問題,提出要從農民與農產品檢測整合系統化基礎做起。

最後,楊院士期勉年輕人,路是人走出來的,保有樂觀奮鬥的人生觀,能幫助別人或解決人類問題,就是快樂的人生。

訊息來源:國立中興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1302.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