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你期待別人如何記得你?中國醫藥大學陳志鴻副校長專題演講『傳承與融合』

中央社/ 2016.07.25 00:00
你期待別人如何記得你?中國醫藥大學陳志鴻副校長專題演講『傳承與融合』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725 11:28:30)過去三十年南台灣的醫療水準大幅提升,成大醫學中心的創立和發展功不可沒;其中在不同階段擔任過成大心臓科主任,內科主任、教學副院長和院長的陳志鴻教授扮演了建設性的角色。

1988年6月他從台大醫學院南下府城加入成大的陣容,從開院的第一天就帶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療専業人員為剛啟用的成大醫學中心建立各項典章制度,融合各種不同的文化再形塑成為成大醫院的新文化,並且邁向了不同的里程碑,在那段時間裡,陳教授尤其重視經驗的傳承和人才的培育;他一直以「傳承與融合」作為他個人的核心理念來為社會服務;希望藉由一些經驗傳承和體系的融合,能給新一代帶來不同的火花。

以照顧病患和培育人才為己任的國內心臟內科的權威陳志鴻教授,在成大醫院擔任院長(2003-2009)六年期間,推動院務革新、培育醫界菁英,整合資源,把餅做大,帶領成大醫院快速進步發展為國家級醫學中心與南部醫療重鎮,並且獲得『國家品質獎』,充分展現以優質醫療來回饋社會的態勢,六年任期結束後,他又被推選為台灣心臟學會理事長,他再度展現領導力,團結全國心臟學界的精英制定了各項重要疾病的診療指引,他再度發揮了經驗傳承與觀念融合的長才,使得各項指引順利上路,獲得各界的掌聲。後來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陳志鴻教授於2015年8月獲聘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長,繼續為傳承、培育醫學人才貢獻心力,並且於隔年三月再被聘兼為副校長。

中國醫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於2016年6月7日上午在立夫教學大樓6樓第一會議室舉辦的傳承系列講座,邀請陳志鴻副校長以『傳承與融合』為題發表演講,傳授醫學生涯的經驗智慧。

陳志鴻副校長演講時首先揭開幼年塵封的記憶,回顧50年代,台灣南部醫療資源和設施還沒那麼健全的時候,南部人罹患重症常常必須半夜搭火車到台北大醫院看病,有時候還要付一筆額外的掛號費給幫忙排隊掛號的『黃牛』才能看到大醫師,讓情感豐富的的陳志鴻副校長心生不忍,一直認為民眾就醫要方便,乃種下為南部病患服務的心願。

為此,1988年成功大學開辦醫學院和醫院時,當年任職台大醫院的陳志鴻博士,在黃崑巖院長力邀下,選擇放棄穩定的工作環境,到台南為雲嘉南地區的醫療設施和品質開彊闢土,改變、讓夢想成為可能;陳志鴻副校長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抉擇。

成大醫院在開辦之初,綱羅醫界各路菁英人馬,分別來自臺大系統、國防系統、長庚系統和其他系統,受教培訓環境有歐洲式、日本式、臺灣式等多元風格,因此,陳志鴻副校長在成大的磨練中培養了溝通融合的功力,擔任成大醫院第五任院長的決策方式,秉持「充分授權、尊重專業、去異求同、目標管理」原則,在醫院營運必須自給自足的前提下,積極整合亮點研究群爭取資源把餅做大,成大醫院與國家衛生研究攜手合作執行臨床醫學研究並建立「腫瘤醫學中心」成效斐然,就是個創造價值的例子。

2005年12月,陳志鴻院長領軍成大醫院完成雲嘉南地區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展現了先進的醫學技術和水準,聲名鵲起,雖然在健保總額制度下很多醫學中心不願意做太多的心贜移植手術,但是他仍然強力推動,迄2015已完成 43例,成大心臟移植團隊還成立了心衰竭及心臟移植特別門診,提供心衰竭患者全面的治療,讓成大醫師成為雲嘉南地區各級醫院的最愛。

不僅如此,陳志鴻副校長在成大醫院院長任內推動院務革新,改變成大醫學中心的幾件措施,如籌備成立「臨床醫學研究所」,日後整併為「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通過「醫學系臨床教師制度」,通過「醫學雙學位辦法」,附設醫院設置「院聘主治醫師」制度,設立成大醫院「菁英計畫」,延攬國衛院癌研所和醫學中心合併為癌症中心,以及擴建成大醫學中心版圖; 他的理念就是要為下一代打造更好的醫學平台及造福民眾。

醫學教育需要典範;轉換跑道傳道、授業、解惑的陳志鴻副校長領悟,醫學院學生不只學仁術, 還要培養仁心。成大醫學院創院黃崑巖院長留給台灣醫學界最深刻的啟示是「要成為良醫之前,先學會做人。」(Before becoming a doctor, become a man.),而這「學做人」的主要功夫就是「人文」與「通識」的素養,赴非洲行醫的典範史懷哲醫師就擁有神學、音樂、哲學及醫學四個博士學位。陳副校長也一直以人文和醫學結合的理念傳承下一代。

做事條理分明的陳志鴻副校長認為,台灣醫學教育內涵的元素有三:人文素養和社會關懷的培養、醫學課程的多元整合,及對於本土醫療大環境的認知。尤其是,醫生懸壺濟世要保有一顆溫暖的心,擁有悲天憫人、關懷弱勢的情懷,還有冷靜的頭腦,在臨床醫療看病能做專業判斷,排除主觀的情緒。

大學教育是投資「台灣的未來」,為打造台灣醫學教育長遠的競爭力,陳志鴻副校長設定的醫學教育目標為,95%的畢業生成為具有同理心的醫療專業人員,5%的畢業生成為醫學研究或其他領域之領袖人物。基於此,他在中國醫藥大學積極推動『MDPhD Program』,也獲得良好的成果並致力推動培養高階國際博士人才的『千里馬計畫』願景工程,讓未來的疾病導向的研究能跨國合作國際接軌。

他常常告訴自己,也在許多公開場合勉勵同仁和學生,要思考自己努力的方向,自己常常問自己,期待別人如何記得你?陳志鴻副校長引述愛因斯坦的名言:「人的真正價值在於是否能替別人設想。」

醫學的進步絕對是一種「利他」的志業;傳承與融合,才能把進步發揮到極大化;陳副校長勉勵同仁一起努力為台灣的下一代打拚。

訊息來源: 中國醫藥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7776.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