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拆忠孝橋引道 10公尺隔屏護北門古蹟

中央社/ 2016.02.07 00:00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7日電)忠孝橋引道工程今晨4時展開,因國定古蹟北門位在工區旁,為防止不慎遭到破壞,施工團隊特別在北門北面增設寬20公尺、高10公尺保護隔屏,預計13日便能打破天際線,讓北門露臉。

原本將近30天的忠孝橋引道拆除工程,為降低交通衝擊,工期整整縮短22天,力拼在8天的春節假期(7日至14日)連夜拆畢,今天則在副市長林欽榮擇定的「良辰吉時」凌晨4時準時開工,踏出西區門戶計畫的第一步。

不過,國定古蹟「北門」就位在忠孝橋引道旁,不少文資團體擔憂工程會不慎波及,造成古蹟毀損。

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解釋,將在北門周遭地板鋪設「保護鐵板」,並架設圍籬、保護網,盤鋸切除引道護欄、翼板、箱體、墩柱後,象徵拆除作業大功告成。簡言之,就是在北門的北面增設寬20公尺、高10公尺的保護隔屏,避免古蹟毀損。

林欽榮指出,根據工程進度,預計13日就能打破天際線,拆除北門旁的一小段忠孝橋引道,讓北門能夠重新露臉;14日開始鋪設柏油、恢復路面;15日民眾上午上班前恢復車輛通行。另外,忠孝橋名牌將會與台北市議會舊址願景館、三井倉庫一併珍藏,保留台北市民的集體回憶。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北門建造年代為西元1882年,比北門城牆早了2年,當時走出城門可以連通鬧區大稻埕,同時也是清廷官吏進出台北城的必經門戶。

文化局指出,20世紀初期總督府進行市區改正計畫,拆除了阻礙發展的城牆,不過5座城門中,除西門外,其他4座則幸運地以重要史蹟的角色保存下來。

戰後,北門在都市建設發展、古蹟保護意識的潮流中,成為唯一被「原貌」保存下來的城門,其他3座城門,則在1960年代紛紛被整修為代表中國正統的北方宮殿樓閣樣式,原貌盡失。105020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