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兩度背叛政治盟友 戈夫爭搶英首相寶座

中央社/ 2016.07.01 00:00
(中央社倫敦3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司法大臣戈夫是個戴眼鏡的知識分子,公開的形象低調,看似不像英國脫歐陣營的背後推力,但在背叛原本的盟友卡麥隆首相和前倫敦市長強生後,他成了玩弄權術的政治人物。

在一份勾勒他與卡麥隆(David Cameron)何以分道揚鑣的聲明中,語調溫和的戈夫(Michael Gove)表示,這是「我政治生涯最艱困的抉擇」。卡麥隆是留歐的領導人。

從人性層面來看,這是痛苦的個人決定。

戈夫與卡麥隆年輕時就認識,在保守黨內一路崛起,戈夫是卡麥隆已故兒子伊凡(Ivan)的教父,雙方老婆曾是閨密,直到眼前這齣英國政壇大戲登場為止。

戈夫的背叛戲碼今天上演第2齣,他出人意料宣布將爭取繼任卡麥隆的職務,削弱倫敦前市長、也是脫歐運動夥伴波瑞斯.強生(Boris Johnson)的勝算。

戈夫再度談到他的憂慮不安,他說,「我不得不論定,波瑞斯無法展現領導能力及建立所需團隊,以擔負未來的重任。」

強生今天立即宣布,退出這場首相之爭,令人震驚。

戈夫曾指出,他這輩子對歐盟的厭惡,始於歐盟強逼他的父親關閉在蘇格蘭的魚類加工事業。不過他的父親否認此事。

戈夫1967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Edinburgh),4個月大時被一對支持工黨的夫妻收養,在校期間聰明才智出眾。

他後來就讀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成為著名的牛津大學辯論社(Oxford Union)社長。此一辯論社是培養英國及其他國家政治領袖的重要搖籃。

根據「衛報」(Guardian)一篇文章,畢業後,他試圖加入保守黨,卻在面試時被判定「政治敏銳不足」且「不夠像保守黨」。

他轉而選擇投入新聞業,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和「泰晤士報」(The Times)等媒體任職。

2002年,他參與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的創立工作,差不多在那時,他認識了卡麥隆。

戈夫2005年當選國會議員,踏出政治生涯的第一步,之後藉由與卡麥隆的緊密關係一路扶搖直上

卡麥隆贏得大選後,戈夫2010年獲任命為教育大臣,2014年內閣改組時,他因政策太過製造分裂及過於著重意識形態招致砲轟而下台。

2015年大選後,卡麥隆延攬戈夫擔任司法大臣,外界解讀這是為了安撫戈夫。幾個月後,戈夫就宣布將支持英國脫歐運動。105063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