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霧與霾 差一點差很多

中央社/ 2015.06.30 00:00
-大陸新環保法上路專題報導之六(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30日電)中國大陸今年開始實施新環保法對付各種汙染,其中頭號敵人是這幾年讓大陸形象大壞的霧霾空汙。「霧霾」知名度雖高,卻「高處不勝寒」,外界對它的了解其實有些似是而非。

「霧霾」這個名詞近年來在大眾媒體與網路爆紅,主要指涉因空氣汙染和環境空氣品質惡劣造成能見度降低、民眾身體不適的現象,過去也曾稱為「晨霧」。

但霧與霾,差一點差很多,在專業用語上各有不同意義,霧就是霧,霾就是霾,不能混淆使用。

例如空氣濕度較大時,貼近地面的水氣因冷卻飽和而凝結為微細水滴,這便是霧的成因,主要是以水氣為主的一種自然現象,早晚較常見或因此加濃。

但同樣造成能見度降低的霾,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汙染。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鹽粒、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微小、肉眼不可見的粒子,與水結合均勻地浮游空中,大氣中的氣膠粒子和氮氧化物會吸收或散射太陽光,導致空氣混濁、能見度惡化。

所以天氣預報中,霧和霾的預警是分開預報的;近年來大陸各主要城市,為了向民眾提出環境與健康警示而常發布的是「霾預警信號」,與霧無關。

從科學條件上分析,起霧的相對濕度需大於90%,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現,水平能見度則小於1公里。霾的水平能見度更廣,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較長;其範圍約小於10公里,相對濕度的要求並不大,常小於80%。

此外,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邊界清晰,起伏明顯,厚度只有幾十公尺至200公尺左右,霧區外可能就是晴空萬里。霾則是黃色、橙灰色,沒有明顯的邊界,厚度可達1到3公里左右,範圍也較廣。

是以霧與霾各有其特徵,無論組成物質、形態顏色或能見度均不相同。尤其因為城市的熱島效應,空氣中水氣很難飽和,很難形成霧滴。反倒是在風力小、低空大氣層結構穩定的情況下,不利汙染物擴散,就會導致汙染物在大氣邊界層積聚,而形成霾害。

尤其霾汙染進一步阻擋陽光照射地面,導致地面變得更冷、更沉;上層大氣則耗散掉部分陽光而變得更熱、更輕,即所謂「逆溫」的大氣穩定結構。這種惡性循環導致霾汙染可能進一步加劇,只能等到有顯著天氣變化,例如大風或大雨,才能終結。

陸續也有學者建議,除應強化重汙染天氣條件下空氣品質檢測預警,更應通過大氣治理的手段,例如新建城市風道,配合取締上風地區霧霾源,透過風道吹來郊區的新鮮空氣,更有助城市減輕霧霾,改善城區空氣品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