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脊椎關節炎延誤治療 嚴重沾黏變駝背

中央社/ 2016.08.30 00:00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30日電)46歲王先生從小腳踝常發炎,原以為是運動傷害,成年後仍反覆疼痛,確診僵直性脊椎炎,但因長期發炎,脊椎沾黏,身體挺不直,脖子不能轉,視線受限。

脊椎關節炎是一種影響關節與脊椎的自體免疫疾病,因患者血中類風濕因子為陰性,稱為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分為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發炎性大腸疾病伴隨的關節病變、反應性關節炎等。最常見的是乾癬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

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今天表示,全球約1%到1.4%人口有脊椎關節炎問題,依比例推,台灣約有23萬到32萬人罹患脊椎關節炎。

謝松洲說,台灣有高達7萬到8萬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這個疾病好發於20歲到40歲,且男性比女性多,病症剛開始可能是下背痛、屁股痛、下肢關節發炎、經常性肌腱韌帶發炎,很多人都以為是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

他表示,運動傷害的疼痛跟僵直性脊椎炎很大的差別在於,前者只要多休息,一般會改善;但僵直性脊椎炎則相反,愈休息可能愈痛,尤其睡到一半被痛醒,睡眠品質差,也影響正常生活。

46歲王先生從國一開始,腳踝就常常發炎、腫痛,為疾病所苦,休學一年略有好轉;但到20歲時又復發,自行買藥服用,但情況都沒好轉。直到2007年,經磁振造影檢查,才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不過,因長期發炎,王先生脊椎已經出現沾黏,脖子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轉動,背也挺不直,出現類似縮脖的姿勢,視線也受限,沒辦法抬頭看上面,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謝松洲說,很多患者容易輕忽這類疾病的可怕,認為只是痛,吃藥就好,往往都要拖個3到5年才要就診。但早期治療可以減少發炎及功能損失,比較可能回復正常生活,若延遲治療,脊椎就更容易受影響。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說,國外報告曾看到案例,患者駝背超級嚴重,骨鬆一塌糊塗,因身體發炎時,骨頭的破骨細胞會被活化,當發炎持續進行,造成嚴重骨質疏鬆,加上患者韌帶接點鈣化、硬化,骨頭撐不住身體重量,背就愈來愈駝。

蔡長祐說,目前脊椎關節炎致病原因未明,但研判跟基因有關。若民眾有找不到原因的疼痛,且反覆發作,千萬不要暗自忍痛或隨便買藥止痛,應儘速就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