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工研院攻智慧製造 大數據讓機器更聰明

中央社/ 2017.03.07 00:00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7日電)工研院今天在「2017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中展示「智慧製造系統」,工研院表示,這套系統蒐集大數據,並結合多種軟硬技術,讓跨廠區的各項設備彼此對話,並做出聰明決策。

未來製造業將走向少量多樣、大量客製化的趨勢,工研院今天將智慧製造的生產情境搬到工具機展現場,並結合製程參數規劃與製程優化、生產排程、主軸監控、稼動率監控、可視化虛擬工廠、多種類工件線上即時量測以及各生產環節的大數據蒐集,帶領國內廠商跨入生產彈性化與智能化。

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主任陳來勝指出,2013年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以來,世界各大製造業國紛紛提出智慧製造發展規劃,同樣適用於台灣製造業少量多樣的生產趨勢,從自行車零組件、電子零組件等,供應商所需生產的樣式往往多達數十、數百種,使得傳統以人工生產排程、人工檢測的老方法越來越受挑戰。

陳來勝指出,如何讓既有設備發揮最高產能,進而滿足每張訂單的交貨需求,有腦袋又能彼此溝通的製造系統成為關鍵;而「智慧製造系統」就是結合多種軟硬技術,讓跨廠區的各項設備有彼此對話並做出聰明決策的能力。

他說,工廠裡的工具機、機器手臂、無人搬運車、甚至零組件如螺絲、馬達、齒輪、軸承都具備感知、執行任務的能力,更進一步做到設備彼此之間即時溝通、即時回饋與修正,以規劃廠區內最有效率的生產模式。

有了這些系統性的整合技術,可在不擴張生產設備前提下,協助製造商整體產能及檢測效率大幅提升,提高供應鏈生產效率,縮短產品交期。

陳來勝說,工研院首次以情境式展示智慧製造系統,讓多樣化接單的製造商能夠用這套系統做出最聰明的生產排程,並在每個工件上建立生產履歷,加工的同時回饋加工參數,若發現誤差,可在下個工件加工前先進行優化補償,並將產線數據上傳雲端,匯入品質管理系統進行跨廠區整合,完成機台通訊串聯技術。

這套智慧製造系統的「可視化虛擬工廠技術」,甚至可讓管理者可在同一視窗監控遠在台灣各地甚至大陸、東南亞廠區裡的各項設備,進行遠端加工排程與設備稼動率監控等,非常方便。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