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但老齡化社會悄然而至,未富先老問題突出。特別是農村,老年人口已超過一億,老齡化程度達一五%,高於全大陸平均水準,但許多農民主要還是依靠養兒防老和土地養老,生活缺乏保障。
為讓群眾老有所養,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曾推過「老農保」,採個人帳戶制,農民自繳自支類似自我儲蓄,沒有中央財政補貼,地方補貼也很少,說白了就是「烙餅捲手指頭,自己吃自己」,因而效果不明顯。
○九年起實施新農保、城居保的一大特色是,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
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的龍成德今年七十歲,四個兒子每年給他和老伴零用錢共約六百元。有了新農保後每月五十五元,老倆口一年養老金就有一三二○元,等於「白得了八個兒子」。
陝西寶雞市靖口鎮,○八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不到一千五百元,參加新農保後老人每年多了六六○元。一位老人形容,「過去吃辣子麵,現在捨得吃臊子麵,還能給孫子買本書當禮物,在家裡腰桿也挺得直一些!」
但一個月才五十五元的養老金實在太少,南京財經大學教授曹信邦說,這低於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準。不過先求有再求好,人社部稱,將依物價水準和各級政府財政負擔能力,逐步提高發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