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台灣夜市的反思】

工商消息/ 2015.10.13 00:00
曾幾何時,檳榔西施和夜市都成為台灣本土特有的文化。 夜市成了市井小民的休閒去處,也集合了大江南北的小吃,是年輕人創業的天堂,也是許多小家庭的生活收入來源。 自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全台知名的夜市已儼然成為旅遊聖地,據觀光局統計「士林夜市」的旅遊人口僅次於「故宮博物院」,而台中的「逢甲夜市」一年創造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 於是一夕之間,全台各縣市總計有了100多個大大小小的夜市,這種現象和複製率就如同:南北舉辦了三次黃小鴨展、一年舉辦六場熱氣球活動、全台共有七座摩天輪、100多家蛋塔店和數不盡的茶飲店。因為沒有創意只有尾隨,泛濫將成為災難,也勢必走向沒落。 猶記去年台中重劃區7000坪的夜市,因為不合法而歇業,倒霉的是賴以維持生計的攤商。 樹林區某業者投資大安夜市,花兩年時間規劃,一周卻只營業三天,慘澹經營,有鐵皮頂篷的宜蘭夜市,在去年就打烊了,近期媒體報導高雄金鑽夜市也準備吹熄燈號了。 一窩蜂的跟進,一處處的歇業,原因是甚麼?特色在哪裡?停車不便,擁擠吵雜,油煙髒亂,公安與消防堪慮、公設不足、動線不明等等卻是早就存在的弊端,久病不治必成固疾,而後身亡。 要提昇城市行銷、要提昇旅遊經濟,就要徹底改造夜市國際化和景觀面貌,這是夜市業者和政府管理單位應該深思和檢討之處,更應該接納專業規劃單位的建言。 ------------------------------------------------------------------------------ 筆者: 夏學常 2015.9.30 中華民國熱氣球飛行運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休閒遊憩推展協會 理事長 財團法人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 休閒顧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