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中鋼再生水使用量突破7萬噸 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好報/ 2024.05.22 10:32
▲中鋼近日啟動履行高雄市政府和發園區再生水替代案,每日再生水使用量提升至7.02萬噸,占每日補充用水量的比率高達59%。(記者王苡蘋翻攝)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中鋼持續推動節水與再生水利用策略,近日每日再生水使用量達7.02萬噸,占每日補充用水量的59%。此舉不僅強化中鋼用水韌性,亦提升台灣自來水公司支援民生用水的能力,具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中鋼多年來勵行節水管理及回收水再利用工作,推動多項工程以降低原水使用。(記者王苡蘋翻攝)

中鋼為一貫作業鋼廠,為穩定生產用水,多年來勵行節水管理及回收水再利用工作,廠內循環水已可逐級使用5至6次,製程用水回收率高達98.5%。中鋼除了致力節約用水,更超前佈署推動水源多元化策略,自2018年8月開始導入鳳山溪都污再生水,2021年12月再導入臨海都污再生水後,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約達6.05萬噸。中鋼近日啟動履行高雄市政府和發園區再生水替代案,廠內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進一步提升至7.02萬噸,占目前每日補充用水量的比率高達59%,不僅強化中鋼用水韌性,也增加台灣自來水公司調度支援民生用水的空間,具體實踐ESG之企業社會責任。

鋼鐵製程需大量用水進行冷卻、抑塵、除銹、潤滑、水封及水淬等用途,一旦缺水不僅影響生產正常運作,嚴重時可能損害設備,不利下游用鋼產業發展。為穩定生產用水,紓解缺水風險,中鋼以4R策略執行水資源管理及推展各項節水方案,包括減少各製程用水(Reduce)、多層次循環水利用(Reuse)、廢水回收純化再利用(Recycle)及再生水取代新水(Replace),並積極推動多項工程以降低原水使用,包含廠內廣設廠房屋頂雨水收集回收設施、建置廢水純化場將廠內循環水回收再利用,改造廢熱回收設備減少熱負荷,以及將生產設備更新升級減少冷卻水使用等。中鋼廠內製程用水可依生產流程逐級使用5至6次,循環回收率高達98.5%,目前每日需要的補充用水量已降至11.9萬噸。

為持續精進水資源管理及開發多元水源,中鋼於2018年響應政府政策,超前佈署導入都污再生水,成為國內第一個大量使用再生水的企業。首先,中鋼廠內於2018年8月起開始導入鳳山溪都污再生水,每日約使用4.05萬噸,再於2021年12月導入臨海都污再生水,讓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提升至6.05萬噸,占每日補充用水量50%。中鋼去年共導入約2233.9萬噸的鳳山溪及臨海再生水,相當於6.4座鳳山水庫之儲水量,加上中鋼近日啟動履行高雄市政府和發園區再生水替代案,廠內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進一步提升至7.02萬噸,占每日補充用水量的比率達59%,突破新高。

鋼鐵業係用水依賴度相對高的產業,中鋼長期以來勵行節約用水及回收水再利用工作,並發展多元水源,目前已有自來水、鳳山溪再生水(含和發再生水替代履行)及臨海再生水等3股水源,可因應及降低枯水期可能帶來之限水風險。展望未來,中鋼將秉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依4R策略推動各項節水措施,落實循環經濟,並持續投入海淡水研究開發,穩定及強化中鋼用水韌性之外,也能增加台灣自來水公司調度支援民生用水的空間,實踐中鋼與社會共好的永續發展信念。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