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朱立倫:「銀光好居」行動聯盟落實「銀光好居」的理念

藍雀新傳媒/ 2024.05.09 12:05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記者許永傳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銀光未來創新協會」於今(9)天上午共同舉辦「銀光好居」行動聯盟記者會,與會貴賓包括國政基金會董事長暨銀光協會創辦人朱立倫,以及國政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銀光協會理事長許育寧、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協同召集人王聲威、國政基金會顧問康秋桂。

此外,主辦單位也特別邀請18個「銀光社會力」結盟夥伴,一同倡議「安定」、「安全」、「安心」、「自主」的「三安一自主」高齡居住新觀念,以及16個縣市政府高齡友善居住政策主責單位代表,一起宣誓共同推動高齡友善居住政策。

銀光協會創辦人朱立倫在致詞時表示,今天的記者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是在宣誓我們對高齡友善居住議題的關注和承諾,更是一個凝聚公私部門力量、共同探討高齡居住解決方案的平台。

朱立倫認為,透過行動聯盟的平台,銀光協會可以與縣市政府主責單位、「銀光社會力」,以及專家學者等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一起翻轉高齡友善居住新觀念,以及推動符合全齡需求的友善居住創新服務。

同時,朱立倫也強調,未來透過「銀光好居」認證制度的推廣,除了凸顯高齡居住議題的重要性外,更將成為日後「超高齡社會」下居住的新標準及新典範。

國政基金會執行長、立法委員柯志恩在致詞時則是認為,未來政府在推動社宅、都更建案時,可參考日本的經驗,提供托育(公私協力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公托與非營利幼兒園、臨托)、托老(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臨托、喘息)等「附服務」設施。

此外,柯志恩強調,打造「全齡共融式公園(遊戲場)」已是各縣市的共識,基於民眾需求,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各縣市政府仍須持續推動全齡參與、特色式、共融式的公園,或是發展新加坡的療癒花園(therapeutic garden) ,以改善長者的身心狀態,特別是偏鄉地區及沿海行政區,更應規劃代表當地景觀、文化特色的全齡共融式公園或療癒花園。

銀光協會理事長許育寧在介紹「銀光好居」理念與行動聯盟簡介時表示,過去五年來,銀光協會一直致力於倡議「銀光好居-三安一自主」,陸續推出「銀光好居」圖像、Logo,以及自主檢核表、認同度大調查等,正是為了面對高齡浪潮來襲,以及因應高齡友善居住環境等相關議題所打造的創新服務平台,目前已與24個熟齡設計組織實踐先驅者結盟,在高齡居住議題上已經累積了相當多元且出色的軟實力。

許育寧強調,因應未來協會推動「銀光好居」認證機制,以及協助參與結盟縣市立即採取行動,銀光協會將於113年7月18日舉辦「銀光好居指標」說明會、113年10月3日舉辦「銀光好居創新典範觀摩表揚會」,並且提供參與行動聯盟縣市所有熟齡設計組織實踐先驅者結盟團體的相關資訊。

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則是發表所有參與行動聯盟記者會的縣市代表對於高齡友善居住政策的認同度調查結果,總共有18個縣市回覆,占比達81%,其中對於「高齡友善都更刻不容緩」有84.2%表示非常同意,「各縣市高齡友善住宅供給量不足」則有73.7%表示非常同意,而「『銀光好居』應包含公私領域等全方位配套」有89.5%表示非常同意,此外,有84.2%表示非常認同「推行『銀光好居』認證標章」,同時,73.7%非常同意將「『銀光好居』作為高齡友善政策的要點」。

陳宜民表示,「銀光好居」行動聯盟所推動的友善高齡居住政策主要涵蓋「公領域:全齡互助社區」、「私領域:智能輔具及無障礙空間規劃」,以及「個人身心靈:滿足高齡群體日常身心靈所需」等三大面向,包括增加全齡附服務社宅、融合英國社會處方箋達到互助共老社區目標、創造高齡者二度就業培力機制及平台等創新政策,進而幫助民眾有系統的為老後居住環境打造「第三人生發光的養生居所」。

記者會後主辦單位隨即邀請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協同召集人王聲威、國政基金會顧問康秋桂,以及與會的18個「銀光社會力」結盟夥伴、16個縣市政府高齡友善居住政策主責單位代表等進行會後交流,最後活動在「銀光社會力」結盟夥伴提供經驗分享,以及各縣市與會代表彼此交流目前已發展或規劃中的友善高齡居住創新服務中圓滿結束。

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則是發表所有參與行動聯盟記者會的縣市代表對於高齡友善居住政策的認同度調查結果,總共有18個縣市回覆,占比達81%,其中對於「高齡友善都更刻不容緩」有84.2%表示非常同意,「各縣市高齡友善住宅供給量不足」則有73.7%表示非常同意,而「『銀光好居』應包含公私領域等全方位配套」有89.5%表示非常同意,此外,有84.2%表示非常認同「推行『銀光好居』認證標章」,同時,73.7%非常同意將「『銀光好居』作為高齡友善政策的要點」。

陳宜民表示,「銀光好居」行動聯盟所推動的友善高齡居住政策主要涵蓋「公領域:全齡互助社區」、「私領域:智能輔具及無障礙空間規劃」,以及「個人身心靈:滿足高齡群體日常身心靈所需」等三大面向,包括增加全齡附服務社宅、融合英國社會處方箋達到互助共老社區目標、創造高齡者二度就業培力機制及平台等創新政策,進而幫助民眾有系統的為老後居住環境打造「第三人生發光的養生居所」。

記者會後主辦單位隨即邀請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協同召集人王聲威、國政基金會顧問康秋桂,以及與會的18個「銀光社會力」結盟夥伴、16個縣市政府高齡友善居住政策主責單位代表等進行會後交流,最後活動在「銀光社會力」結盟夥伴提供經驗分享,以及各縣市與會代表彼此交流目前已發展或規劃中的友善高齡居住創新服務中圓滿結束。(圖 文傳會)

一一以下空白一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